#股债相和业绩优# 刚拿到第一笔正式工资时,我对着银行卡里的数字发呆了半天——这是自己熬了无数个加班夜换来的钱,既想让它“生钱”,又怕一个不小心亏掉,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估计每个刚入社会的小伙伴都懂吧?
之前跟风买过股票,看着K线图上上下下,三天亏掉半个月饭钱的滋味太难受了;放余额宝呢,收益比奶茶涨价还慢,感觉钱躺在里面在“睡大觉”。直到前阵子听做理财的学姐聊起偏债混合基金,才突然找到“中间态”的安全感。
说真的,现在市场震荡得像坐过山车,政策一会儿吹暖风一会儿泼点冷水,作为理财小白,真的不敢乱冲。但偏债混合基金那种“债券打底,权益增强”的思路,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想赚钱又怕亏”的人量身定做的——债券部分像个稳重的大哥哥,把大部分钱护住,不让波动太吓人;权益部分像个灵活的小老弟,抓住机会赚点额外收益,让收益不至于太“躺平”。
最近研究了工银聚享混合C,看完数据真的有点惊讶。近一年21.49%的收益率,居然比业绩比较基准多赚了6.84%,相当于在“及格线”上多拿了一大笔奖金!更厉害的是,它在同类里排第一,这就像班里总考第一的学霸,实力摆在那儿,让人莫名放心。
特意翻了它的一季报,发现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特别对我胃口。在利率回归合理水平时,敢加仓长久期利率债,这步棋够稳——就像冬天囤羽绒服,提前布局才能在降温时不慌;权益部分用定量化筛选+分散配置,不像我买股票时瞎买一气,而是有策略地撒网,既避开了“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风险,又能抓住不同板块的机会。这种“稳中有进”的操作,比那些盲目追热点的基金踏实多了。
其实我们刚入社会的人,理财最该看重“确定性”。每个月攒下的钱不多,经不起试错,所以“不亏”永远比“多赚”更重要。工银聚享这种能在震荡市跑出超额收益的基金,就像给我们的钱上了一层“安全垫”,既能跟上市场节奏赚点收益,又不用天天盯着盘看,不耽误上班搞事业,这不就是最好的状态吗?
今年布局的话,我打算把每月结余的30%投到这类偏债混合基金里。市场再震荡,有债券打底托着,心里不慌;要是遇到政策利好的结构性机会,权益部分又能跟上吃肉,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配置,太适合我们这种“既要又要”的新手了。
你们刚入社会时都是怎么理财的?有没有踩过什么坑?快来基金吧聊聊,让我也抄抄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