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股债相和业绩优#
股债相和业绩优|震荡市中的「攻守道」,这只偏债混基凭什么逆袭?
近期市场像坐过山车,政策利好与行业分化并存,让不少投资者陷入「持基焦虑」。但有一类基金却悄然突围——偏债混合型基金,凭借「债券打底+权益增强」的双引擎模式,成为震荡市中的「稳压器」。
一、为什么说偏债混基是震荡市的「安全垫」?
偏债混基的底层逻辑,是用60%-70%的债券仓位提供稳定性,再用30%-40%的权益仓位捕捉结构性机会。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设计,在2025年市场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债券的「减震器」作用:当股市大幅波动时,债券的票息收益和久期管理能有效平滑组合回撤。例如工银聚享混合C,一季度增配长久期利率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享受债券价格上涨红利,同时规避信用债违约风险。
权益的「弹性增强」:通过量化筛选和分散配置策略,基金在AI、红利等政策支持板块中挖掘机会。工银聚享C近一年21.49%的收益中,权益部分贡献了超过6%的超额收益,这正是主动管理能力的体现。
政策红利的「双向受益」:宽货币环境下,债券仓位享受利率下行红利;而结构性政策驱动的行业机会,又为权益仓位提供增长空间。这种「股债双轮驱动」模式,在2025年政策密集期尤为适用。
二、工银聚享C凭什么做到同类第一?
这只基金的突出表现,源于三大核心策略:
1. 久期管理的「精准卡位」:在利率回归合理水平的过程中,基金提前布局长久期利率债。以21长电01、22邮政04等品种为例,其持仓占比超过5%,在二季度利率下行周期中贡献了显著收益。这种「逆周期操作」需要对宏观趋势的精准判断。
2. 权益投资的「量化突围」:通过多因子模型筛选小盘成长股,覆盖电子、医药等细分领域。虽然单只股票持仓占比不足0.12%,但分散配置降低了个股风险,同时通过组合整体的贝塔收益放大弹性。这种「广撒网+高换手」的策略,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交易效率要求极高。
3. 动态平衡的「智慧调仓」:一季度超配权益资产,二季度根据市场波动灵活减仓。这种「相机抉择」的策略,让基金在结构性行情中既能吃到红利,又能避开回调风险。
三、2025年布局偏债混基的三大关键
面对下半年的市场,建议从三个维度构建配置策略:
久期选择:优先关注持仓以7-10年利率债为主的基金。根据华西证券测算,这类资产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久期弹性最大,而工银聚享C的长久期配置恰好符合这一趋势。
权益风格:重点关注政策支持的高景气赛道。例如AI算力、国企改革等板块,这些领域既能享受政策红利,又具备长期成长逻辑。工银聚享C在一季度增配的电子行业,正是这类机会的缩影。
风险控制:避免过度集中配置单一策略的基金。例如部分偏债混基可转债仓位超过30%,波动风险较高。而工银聚享C通过分散配置和量化模型,将权益仓位的波动率控制在同类较低水平。
四、我的配置逻辑与操作建议
配置比例:将家庭资产的20%-30%配置于偏债混基,其中工银聚享C可占该部分的50%以上。
操作策略:
- 定投入场: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可采用周定投方式,平滑建仓成本。
- 动态再平衡:当权益仓位收益超过15%时,可分批止盈部分收益;若回撤超过8%,则适当加仓摊薄成本。
- 持有期限:建议持有至少1年以上,以充分享受股债双轮驱动的复利效应。
五、风险提示与避坑指南
1. 利率波动风险:若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利率上行可能导致债券仓位回撤。建议关注央行逆回购操作和LPR报价变化。
2. 权益仓位的「双刃剑」:小盘股的高波动性可能导致短期净值波动。工银聚享C近3个月12.01%的波动率,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3. 机构持仓的「双刃剑」:50.27%的机构持仓比例,虽体现专业认可,但大规模赎回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建议避免在季度末、年末等敏感时点大额申赎。
总结来看,偏债混合型基金是2025年震荡市中的「攻守兼备」之选。工银聚享C通过久期管理、量化选股和动态平衡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低波动、高弹性」的配置路径。但需注意,这类基金并非「稳赚不赔」,其收益高度依赖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在专业顾问指导下构建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