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6 08:54:59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安徽
走近经理:医药行情跌宕起伏,未来怎么走?

#天天基金调研团#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


走近经理:近一年,医药行情跌宕起伏,未来怎么走?

9月4日那天,我盯着手机屏幕上一片刺眼的绿色,心里凉了半截——大盘跌得厉害,科创板指数跳水,就连我重仓的医药板块更是直线下探,手里几只医药基金的净值单日回撤都超过了3%。看着账户里不断跳动的亏损数字,再想想近一年来医药行情的起起落落,从去年底的短暂回暖,到今年二季度的震荡调整,再到如今的集体暴跌,我对医药尤其是创新药的未来,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迷茫:这行情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难道之前看好的医药长期逻辑,已经不成立了吗?

抱着“碰碰运气,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的心态,我准时守在了屏幕前,参加了天天基金调研团会。没想到这一个小时的分享,竟像一把钥匙,瞬间拨开了我心里的迷雾,那些纠结了很久的疑问,也终于有了答案。

一、中长期坚定看好:现在只是行情的开始

杨经理在分享中说的第一句话,就给我吃了颗“定心丸”:“如果把时间拉长到5-10年周期,我对医药行业的长期趋势依然坚定看好,现在的调整,只是行业长期向上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甚至可以说,真正的行情才刚刚开始。”

她解释说,医药行业的需求是“刚性”的,不会因为短期市场波动而消失。就像我们身边,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家里的长辈对慢性病用药、体检、养老医疗的需求只会逐年增加;而且随着大家收入水平提高,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肿瘤的精准治疗、罕见病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支撑。

尤其是创新药,杨经理特别提到,这是医药行业的“核心引擎”。虽然现在创新药企业面临着研发投入大、审批周期长、医保谈判压价等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创新药已经从“仿创结合”进入了“自主创新”的阶段。很多本土企业在肿瘤、自身免疫等领域的研发实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甚至有不少创新药在海外市场获批上市,未来随着国际化布局的推进,成长空间非常大。“现在市场对创新药的担忧,更多是短期情绪的宣泄,而不是基本面的恶化。”杨经理的这句话,让我想起自己之前买创新药基金时,看重的就是中国创新药的长期潜力,不能因为短期下跌就忘了初心。



二、震荡下跌?这正是补仓加仓的好时机

面对9月4日这样的暴跌,很多投资者和我一样,都在纠结“要不要割肉”“什么时候能抄底”。杨经理的观点却很直接:“对于长期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来说,市场震荡下跌,其实是难得的补仓加仓机会。”

的确,过去十年,医药行业经历过多次大幅调整,比如2018年的“带量采购”政策冲击,2021年的行业估值回调,每次调整后,只要耐心持有,最终都能迎来反弹,甚至创出新的高点。“投资医药行业,不能只看短期一两个月的涨跌,要看行业的长期趋势。现在很多优质医药股的估值已经回到了历史低位,比如一些创新药企业的市盈率已经跌到了30倍以下,这在过去几年是很少见的。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在估值低位布局,未来获得收益的概率会更大。”

不过,我想提醒大家,补仓不是“一把梭哈”,而是要“分批布局”。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一个补仓计划,比如每下跌5%或10%,就补一部分仓位,这样既能降低短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又能在低位积累更多筹码。“不要想着买在最低点,没有人能精准预测市场的底部,我们能做的,是在相对低位,布局那些基本面优质的标的。”

会议结束,我心里踏实多了。之前总担心跌了还会再跌,不敢补仓,现在想想,只要自己看好医药的长期逻辑,每次下跌都是摊薄成本的机会,与其在恐慌中割肉,不如在低位慢慢加仓,耐心等待行情回暖。

三、牛市选基,跟对人比什么都重要

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选对基金、跟对人,都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医药这样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普通投资者很难精准把握细分赛道的机会,比如创新药、医疗器械、CXO、中药等,每个赛道的逻辑都不一样,而且政策变化快,研发进展也充满不确定性,这时候,靠谱的基金经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为例,这只基金近一年在医药行情跌宕起伏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远超同类平均水平。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精准的赛道选择,二是严格的个股筛选。



在赛道选择上,杨经理重点布局了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长期成长性强的领域,同时避开了一些受政策冲击较大的传统仿制药企业。在个股筛选上,他会深入研究企业的基本面,比如研发实力、产品管线、管理层能力、估值水平等,只选择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成长逻辑清晰的优质企业。“我们不会追涨杀跌,而是坚持长期持有,陪伴企业成长。”杨经理说。

其实我之前也买过几只医药基金,有的基金经理因为风格漂移,在医药下跌时加仓了其他行业,结果两边都没赚到钱;有的则因为对政策解读不及时,踩中了业绩暴雷的个股。相比之下,杨经理这样专注于医药领域、深耕行业多年的基金经理,更能把握行业的核心机会,也更能规避潜在风险。

四、全面测评: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到底怎么样?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



听了杨经理的分享,我特意去深入研究了一下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这只基金,发现它确实有不少亮点。

首先是业绩表现亮眼。虽然近一年医药行情波动很大,但这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远超同类平均水平,而且回撤控制得很好。比如在9月4日这样的大跌中,它的回撤幅度比中证医药指数小了2个多百分点,比很多同类基金都要稳健,这说明基金经理在仓位控制和个股选择上都做得不错。

其次是持仓结构合理。从最新的基金持仓来看,这只基金的行业分布比较均衡,既配置了创新药龙头企业,也布局了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赛道的优质标的,没有过度集中在某一个领域,这样可以有效分散风险。而且前十大重仓股的估值都比较合理,没有盲目追高那些热门股,体现了基金经理稳健的投资风格。

再者是费率优势明显。作为C类基金,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没有申购费,持有超过7天就免收赎回费,对于像我这样喜欢短期灵活操作,或者想分批加仓的投资者来说,成本更低,性价比很高。

最后是基金公司的投研支持。上银基金虽然不是最头部的基金公司,但在医药领域的投研实力不容小觑。公司有专门的医药研究团队,会定期对行业政策、研发进展、市场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而且基金经理杨建楠本身就是医药行业出身,有多年的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对行业的理解非常深刻,这也是我看好这只基金的重要原因。

结语

听完杨建楠经理的分享,再深入研究了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这只基金,我之前对医药行情的迷茫一扫而空。9月4日的暴跌,虽然让账户暂时出现了亏损,但也让我看到了低位布局的机会。

医药行业作为刚性需求行业,长期成长逻辑并没有改变,尤其是创新药,随着研发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在复杂的医药赛道中单打独斗,不如选择一只像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这样的优质基金,跟着靠谱的基金经理,一起把握医药行业的长期红利。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短期的市场波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恐慌而放弃了长期看好的赛道。

选对基金,跟对人, 胜利一定属于你我!@上银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