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2 22:17:21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湖北
转折还是蓄力?医药投资者的防御性进攻指南,且听我细细道来!

#医药行情狂飙过后,是转折还是蓄力?#当人们谈论医药,常想到的是病房里的静谧与药瓶间的冷光。然而,在资本与创新交织的今天,医药板块的起伏,恰如一场春雷唤醒沉睡的山林,激荡出希望与疑虑并存的回响。

 

近期医药行情的快速上行,如同春潮涌动,激起市场万千思绪。有人见回调便断言“寒冬再临”,仿佛一片落叶便预示整座森林的凋零;也有人凝视远方,看见创新药研发的星火正燎原,AI制药、抗体药物偶联物等新赛道如嫩芽破土,蕴藏无限生机。这分歧背后,实则是短视情绪与长远眼光的博弈。

 

政策的风向悄然转向,集采的利剑不再令人胆寒,反而推动行业洗牌,清退泡沫,留下真正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深耕细作。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营收稳步增长,借力港股融资加速全球化步伐,正如大树伸展根系,汲取更广袤的养分。而另一边,部分企业因产品老化、研发断档陷入困境,警示我们:春天虽至,并非每粒种子都能发芽。

 

资金的流向亦如候鸟迁徙,专业机构纷纷重仓创新药企,医学背景的基金经理深入产业脉络,用理性丈量未来的高度。这不仅是资本的选择,更是对“健康中国”长期命题的信任投票面对波动,与其惊慌失措,不如静心观察。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喧嚣退去后的寂静里。那些拥有清晰研发管线、扎根科技创新的企业,正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破茧成蝶的那一刻。

 

近期医药板块经历阶段性上涨后,市场对后续走势出现明显分歧。骑牛看熊认为当前调整或为蓄力阶段,尤其是创新药等细分领域的产业趋势边际向上。判断行情方向需结合政策环境、资金流向、企业基本面及技术面信号综合分析

 

一、多维度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政策面利好释放

医药板块经过长期调整后,行业政策风险逐步出清,院内严肃医疗恢复良好,叠加创新药谈判、高值耗材集采等政策落地预期,为板块提供稳定环境。

 

2.创新药产业趋势

创新药板块成为核心驱动力,2025年多只主投港股医药的ETF年内涨幅超40%,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通过港股IPO加速全球化布局,AI制药、ADC等新技术领域持续涌现投资机会。

 

二、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配逻辑

1.短期获利回吐压力

前期板块快速上涨后存在回调需求,尤其部分个股在“上一轮医药暴涨”中表现滞后甚至下跌,可能加剧短期波动。

 

2.长期资金增配倾向

机构资金对医药板块的关注度提升,多家创新药公司成为上百家机构重仓股,基金经理如杨建楠(医学背景,擅长产业趋势研究)强调医药作为“刚需”产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市场增配倾向明显。

 

三、企业基本面业绩改善与分化并存

1.头部企业增长稳健

恒瑞医药2024年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20%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创新药企通过港股上市获得融资支持,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2.部分企业仍承压

舒泰神等公司因核心产品市场萎缩、研发失利,业绩连续亏损,反映行业内部分化加剧,需警惕个股基本面风险。

 

四、关注高景气细分领域

1.创新药

重点布局具有出海潜力、技术壁垒高的企业,如ADCAI制药相关标的。

 

2.消费医疗

需求复苏背景下,兼具成长性与抗周期属性的细分赛道。

 

3.规避短期情绪干扰

警惕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炒作,优先选择研发管线清晰、业绩确定性强的龙头企业。

 

4.长期配置视角

医药板块估值切换窗口临近,可逢调整布局低市净率品种及政策受益明确的标的,通过定投或分散配置降低波动风险。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直接创新药指数半年上涨近48%,资金如潮水般涌向有技术壁垒的企业。更令人振奋的是,并购浪潮悄然开启——中国生物制药重金收购礼新医药,不仅是资源整合,更是创新链条的深度融合。这些动作背后,是信心的回归,是“中国智造”在全球生命科学版图中地位提升的明证。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国家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抉择。政策引导、市场响应、资金回流,三者交织成一张有力的网,托举起行业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数据与交易,更是一代科研人默默耕耘的身影,是民族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壮丽征程。创新之光已燃,照亮的不仅是药械之路,更是属于中国的科技未来。

 

 


骑牛看熊认为2025年下半年医药行情的上涨助力,可以从这4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政策支持为医疗器械行业注入发展动力

2025725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明确了政策未来支持企业反内卷、开放出海、差异化创新等原则。这一政策导向有利于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集采价格未来有望进一步温和,促进相关企业盈利水平逐步企稳提升;其次,激发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研发积极性,新产品推出打开成长空间,推动国产替代;第三,助力中国创新药械走向世界,为企业打开全球市场。

 

二、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且动力持续

1.二级市场行情亮眼

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自202511日至66日累计上涨7.81%,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位;创新药指数同期累计上涨47.98%,显示出相对强势。

 

2.核心驱动力明确

此轮二级市场行情源于BD(中国的biotech对外授权给跨国企业)带来的出海逻辑,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该逻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存在。中国药企在全球BD交易中的活跃度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已占全球交易数量与金额的27%32%

 

3.行业创新能力提升

高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贡献了全球50%的新进入人体临床的新药分子,并拥有约1/3的全球创新药在研管线,尤其在ADCBsAb等新型药物形式上成为全球重要创新来源。

 

三、医疗器械板块下半年有望迎来改善

1.关注度与业绩逐步回升

当前医疗器械板块下半年有望迎来改善,中报部分公司基于自身经营趋势已开始展现不错业绩表现,是左侧方向中最值得关注的。

 

2.估值优势与市场风格迁移

医疗器械板块目前估值合理(普遍位于1-1.5PEG),进入下半年有估值切换空间。市场风格轮动下,资金正从高位板块向估值合理的赛道迁移,医药行情或从创新药向低位的医疗器械等扩散,底部核心资产逐步反弹。

 

四、资金面与并购活动提供支撑

1.资金回流预期

虽然一级市场目前还处于寒冬,但粗略估算,二级市场若经历6-12个月的持续上涨,钱才会回到一级市场。第三轮存款搬家浪潮、美联储降息与人民币走强预期、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之后节节攀升,长期资金入市与A股赚钱效应释放,将为包括医药板块在内的A股提供资金支撑。

 

2.并购加速推进

国内大药企对于biotech的并购缓缓拉开序幕,中国生物制药公告以最高9.509亿美元总对价收购上海礼新医药95.09%股权,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加速推进创新管线的临床开发。

 

 

2025年国家医保局释放明确信号:支持创新、鼓励出海、反对内卷。这一声号角,吹散了行业发展的迷雾,让自主创新的航船驶向更广阔的海洋。政策趋于温和,盈利空间逐步修复,企业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研发。越来越多的国产医疗器械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替代进口,甚至走向世界舞台。高盛数据显示,全球一半新进入临床的新药分子来自中国,ADC、双抗等前沿领域,我们已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这不是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综合来看,医药行情“狂飙”后的回调更可能是短期情绪释放而非趋势逆转。在政策风险出清、创新驱动深化、长期资金增配的背景下,板块具备“蓄力”向上的基础,但需注意行业内部分化,聚焦高景气细分领域及优质企业,把握回调中的布局机会。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011289)作为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的混合型基金,其投资优势可从主题聚焦、业绩表现、费率结构及风险控制等多维度综合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配置选择。

一、主题聚焦与投资策略优势

1.医疗健康赛道深度布局

该基金将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投资于医疗健康主题相关证券,覆盖A股及港股通标的中的医药卫生行业股票,包括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通过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长期增长确定性高的赛道,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2.灵活的大类资产配置

采用“股票+债券+衍生品”的多元投资策略,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比例为60%-95%,同时通过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工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追求长期收益。

 

3.基金业绩表现与市场定位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011289)是一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13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65%+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1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25%

 

二、业绩表现与市场竞争力

1.近期业绩显著跑赢同类

近一月收益4.42%3个月收益25.06%,近6个月收益47.93%显示出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主动管理能力3

 

2.长期收益积累效应

基金近1年收益达66.97%,排名同类984/4351,今年以来收益56.34%折页机确实有点“夸张”!

 

三、费率结构与持有成本优势

1.C类份额零申购费+低销售服务费

该基金C类份额不收取申购费,仅按0.30%/年计提销售服务费,适合短期持有(持有期限<730天) 的投资者,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2.运作费率透明可控

基金管理费1.20%/年、托管费0.20%/年,综合运作费率(年化)约1.49%,低于部分同类主动管理型基金,长期持有成本具有竞争力。

 

四、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优势

1.严格的风险准备金制度

基金合同明确规定,当基金资产净值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时,管理人需及时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

 

2.专业团队与合规运作

基金管理人为上银基金,托管人为交通银行,双方在投研能力、风险控制及信息披露方面具备成熟经验,审计费用、信息披露费等运作成本公开透明。

 

五、基金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基金经理杨建楠在二季报中明确表示,重点配置创新药、高值耗材、医疗服务(含AI及科学服务上游) 等子板块,符合医药行业创新驱动与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

 

从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较低,涵盖恒瑞医药、信立泰、华润三九等龙头企业,兼顾成长与价值。

 

机构持有比例高达77.24%,显示专业投资者对其投资逻辑的认可。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011289)适合长期看好医疗健康行业、能承受中高风险、追求资产长期增值的投资者,尤其适合长期看好医疗创新赛道,对于创新药、AI医疗等细分领域未来政策仍然有所期待,并且能够承受近期的高波动作为行业主题基金,可作为资产配置中的卫星策略,与宽基指数基金形成互补,提升组合整体收益弹性。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011289)作为医疗主题基金,长期业绩依赖于行业景气度与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对于布局医药板块的投资者,可将其作为组合中进攻性配置,但需控制仓位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如集采、医保谈判)及短期市场情绪。建议通过定投方式分散择时风险,并优先考虑持有期匹配C类份额的费率优势。

@上银基金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精华君

#创作扶持计划##三大指数下跌!A股缘何突然调整?##九月基金投资策略##机构看好固态电池!产业迎爆发期##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指数操盘手集结令##8月行情收官 大家都赚了多少?##白酒等大消费走强 风向变了?##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大盘3800点 你踏空了吗?##沪指创近10年新高##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游戏板块大涨 还能追吗?##曝iPhone17大规模量产!果链股活跃##鲍威尔暗示或9月降息!市场影响几何?##半导体周期上行:产业链股持续活跃#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