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的江湖里,能同时兼具短期爆发力、中期成长性与长期确定性的赛道寥寥无几。而军工,正是这样一条藏着“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短期有事件催化点燃行情,中期有政策规划托底增长,长期有国防刚需与技术迭代保驾护航,三重逻辑叠加之下,其配置价值正愈发清晰。
2025年9月3日的纪念大会与阅兵式,注定是军工板块的“强心剂”。参考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当年7月至8月,军工板块迎来一波凌厉行情,中信国防军工指数绝对收益超92%,超额收益近79%。如今,无人集群、高超音速导弹等更尖端的装备或将亮相,市场对装备列装与技术迭代的关注度已悄然升温。与此同时,地缘局势带来的短期需求也在释放。印巴冲突、中东局势等事件推动周边国家加速军购,我国军贸订单有望迎来激增;而高频次的海上军演,更在加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与耗材消耗。从业绩看,经历2023年的调整后,2025年一季度部分板块已显现回暖迹象,公募基金对军工的持仓处于历史低位,一旦订单与业绩兑现,情绪反弹的势能值得期待。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布局的衔接,正为军工行业注入持续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军工板块合同负债与存货同比稳步增长,反映出订单改善与生产备货的积极信号。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的“溢出效应”正在催生新机遇。低空经济领域,军用无人机技术赋能民用场景,政策支持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在2025年进入投资元年;商业航天领域,火箭发射、卫星平台等军用技术推动低轨卫星互联网加速落地,全年大频次发射将带动产业链爆发;卫星导航与深海科技领域,军用技术向民用的下沉,更在交通、农业、资源开发等领域打开千亿级市场。技术的蒲公英早已种下,如今正在民用土壤里遍地开花。
和平从不是免费的午餐,国防投入的持续增长是大国发展的必然。2025年我国国防预算达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2%,但占GDP比重仅1.26%,较美国3%以上的水平仍有显著提升空间。全球范围内,2024年军费开支达2.72万亿美元,创冷战后最大增幅,北约更计划2035年前将成员国国防开支提至GDP的5%,国防投入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然明确。军贸则成为长期增长的“第二曲线”。我国正从传统装备进口国蜕变为高技术出口强国,无人机、隐身战机等高端装备凭借技术实力与实战口碑打开国际市场。2015-2024年,我国军贸进口份额从4.3%降至0.2%,出口结构却持续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全球安全需求上升的背景下,这条“出海之路”只会越走越宽。
军工行情如火如荼,机会转瞬即逝。投资者如何把握?直接选股难度大,风险高,借道优质基金是最佳选择。$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C$ (A类:004224 C类:011148)深耕军工产业链,持仓覆盖核心绩优股(如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装备龙头),精准捕捉行业红利。产品凭借灵活配置策略,在行情轮动中持续优化仓位,近1月上涨8.92%,近三月上涨26.84%,近6月上涨26.37%,近1年上涨34.62%,多阶段业绩亮眼,值得长期锁定!#券商价值重估行情:板块低估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