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固态电池拐点渐近,如何提前布局风口?》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创金合信基金嘉宾解析固态电池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上的优势,以及硫化物为主的技术路线。然后,分析了产业链投资机会,设备端因确定性高被优先推荐。接着,讨论了生产工艺变化及降本关键。此外,嘉宾还看好光伏反内卷、海风、服务机器人及液冷技术等方向。最后,分享了投资策略,强调选择具备行业引领能力和成长潜力的标的。
1 固态电池优势与市场分析。
创金合信基金谢天卉介绍了固态电池相较于液态电池的优势,包括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和隔膜,不易燃且能量密度可达300-500。谢天卉还提到锂枝晶现象对电池安全的影响。对于市场情况,他认为当前是情绪低点,后续仍有投资机会。
2 谢天卉解析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谢天卉解释了固态电池如何通过提高能量密度实现轻量化,并区分了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差异。他提到钠离子电池因碳酸锂价格下跌发展放缓,而固态电池因产业节点临近和政策支持,性价比更高。25年将有电池厂完成小时并下线车规级电芯,27年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
3 固态电池产业进展与投资建议。
谢天卉提到固态电池标准化体系建设加速,2023年底成立产业创新联合体,目标2026年实现全固态装车示范。工信部设立60亿专项资金支持硫化物、半固态等技术路线,计划2027年完成千辆装车示范。当前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完成小试,2026年优化中试线。投资建议上,设备环节确定性优于材料和电池本身,因技术路线未定需优先布局生产设备。
4 固态电池产业链投资排序。
谢天卉分析了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将设备端排在首位,因其基本盘好转且受益于固态电池增量逻辑。材料端因产能利用率低和亏损现状排序靠后,电池端因大厂技术引领作用而关注。资源品方面,锂仍是核心但布局尚早。设备技术变化主要体现在锂电池生产的三道工序上。
5 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变化。
谢天卉介绍了固态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前道采用干法电极工艺替代液态涂布;中道用叠片机取代卷绕机,并增加等静压设备以增强界面接触;后道需配备高压分容化成机。这些变化提升了固态电池的性能和生产效率,但燃油车仍会在特定场景下存在。
6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以硫化物为主。
谢天卉分析了固态电池的技术壁垒,指出材料选择是关键,目前硫化物路线因其电导率高、软硬适中成为主流,但存在成本和稳定性问题。他还比较了氧化物、氯化物和聚合物的优缺点,强调硫化物前驱体硫化锂的降本工艺是当前关注重点。
7 关注企业降本和生产放大能力。
谢天卉指出投资者应关注能率先实现降本和生产放大的企业,以硫化锂为例,当前高成本源于低需求,规模化生产后成本可能大幅下降。他分析了固态电池产业链变化,正极材料可能回归高镍三元路线,负极则从石墨化转向硅基或金属锂。电池回收方面,效能降低的电池可梯级利用。
8 储能电池梯级利用与光伏行业反内卷。
谢天卉讨论了储能电池的梯级利用,认为这是对电池资源的深度开发。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半固态约350,纯固态可达400-500。金浩分析了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持续性,指出硅料产能过剩是核心问题,建议通过收购落后产能、组建合资公司来平衡供需,提升价格。
9 谢天卉看好光伏反内卷和海风。
谢天卉分析了光伏、锂电、风电等行业反内卷趋势,指出光伏行业存在反转机会。他特别看好海风领域,尤其是海外和深远海项目,认为其利润弹性较大。此外,他还提到AIDC电源在海外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潜在机会。对于机器人行业,他认为国产化程度高,技术进步明显。
10 看好服务机器人和液冷技术。
谢天卉分析了机器人行业现状,认为服务机器人如康养机器人更具市场潜力,而工业机器人已相对成熟。他提到外骨骼机器人在特定场景的应用。此外,他讨论了液冷技术的必要性,指出随着芯片功耗提升,液冷将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必然选择,并比较了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的适用场景。
11 看好有色和半导体设备方向。
谢天卉表示看好有色和半导体设备方向。他认为在美国降息预期下,贵金属板块有上涨动力。半导体设备上半年表现不佳,但下半年随着良率提升,可能带来新的采购需求。此外,他管理的创金核心新材料新能源基金投资范围包括锂电池材料、半导体设备和军工材料等,策略上注重寻找0到1或1到10的机会,如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领域。
12 好公司需具备行业引领能力和稳健经营。
谢天卉认为好公司需具备行业技术引领能力、关键卡位优势或稳健经营指标。好股票需兼顾赚钱效应与风险控制。他更关注0到1阶段的成长性,对估值容忍度较高。投资框架强调选择兼具行业地位与成长潜力的标的。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