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力板块缘何大涨?
近期算力板块的火爆行情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强力支撑。
首先,英伟达对华销售政策的松动迹象,给整个算力产业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8 月 13 日盘中,市场传出英伟达可能获得向中国销售 AI 芯片的许可,此消息一出,迅速刺激英伟达概念股集体走强。这一政策层面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市场对于算力芯片供应的预期 。
其次,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呈现爆发式增长,有力地支撑了算力需求。据浙商证券跟踪研究,2025 年上半年,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 资本开支总计达到 1593.84 亿美元(不含融资租赁),同比大幅增长 24.4%,且二季度环比增长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这清晰地反映出各大厂商在 AI 基础设施扩张上的坚定投入意愿 。
再者,全球 AI 大模型的密集发布,持续推高了算力需求。8 月以来,全球 AI 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北京时间 8 月 8 日,OpenAI 发布了最新版本领先大模型 GPT - 5,该模型大幅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API 调用价格与 Gemini2.5Pro 实现对标;Google、Anthropic 等厂商也带来模型小幅更新。大模型行业领军者通过技术迭代及客户黏性,使得追赶者不得不进行 “算力抢筹” 以避免被时代淘汰,算力在后 GPT - 5 时代依然是 “硬通货” 。
最后,国产算力产业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算力企业加速技术攻关,在多个环节实现突破。例如,华为即将发布的 AISSD 技术引发市场关注,该技术通过将多级 KV - Cache 缓存数据持久化保存至 SSD,显著降低 AI 推理对 HBM 技术的依赖,据称可降低推理时延 78%,提升单卡量 67%。在液冷领域,国内公司英维克、申菱环境已实现冷板、CDU 等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部分产品进入英伟达、华为供应链 。
二、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从长远来看,算力行业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速,对于算力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还是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都离不开强大算力的支持 。
据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智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赋能行业应用和智能终端,将进一步助力智能算力产业蓬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预计 2025 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 40%。此外,政策层面也大力支持算力行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6 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 2028 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能力的算力互联网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算力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场景拓展,整个产业链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例如,在硬件端,AI 芯片、服务器、光模块等产品需求旺盛;在软件端,深度学习框架、高性能计算软件等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同泰数字经济:聚焦算力赛道的优质选择
在众多投资产品中,同泰数字经济表现突出,值得投资者关注。该基金专注于数字经济领域,尤其在算力板块有着深入布局 。
从业绩表现来看,同泰数字经济成绩斐然。上周,其涨幅超过 6%,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昨日,涨幅更是达到 5.97%,令人瞩目。长期来看,它也是一只翻倍基,近一年收益率高达 101.83%,在同类产品中排名优秀 。
在投资布局上,同泰数字经济精准聚焦算力产业链。它不仅专注于算力、光模块等核心领域,还将一部分资金布局于汽车智能化领域,实现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抓住了多个热门赛道的投资机会 。
基金经理陈宗超具有深厚的科技行业背景,曾担任中芯国际资深芯片研发工程师、超威半导体资深芯片研发工程师等职务,产业经验极为丰富。这种专业背景使得他在把握科技行业发展趋势、挖掘优质投资标的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能够更好地为基金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
此外,从短期业绩排名来看,上个交易日,同泰数字经济涨幅达到 5.27%,近一个月、三个月的排名均表现优秀,充分证明了其在不同时间维度下的良好表现和强大竞争力 。
四、理性看待投资决策
尽管算力板块前景诱人,同泰数字经济等相关投资产品也表现出色,但投资者在面对大涨后的算力板块时,仍需保持理性。投资决策不应仅仅基于板块的短期涨幅,而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虽然当前算力板块受到诸多利好因素推动,但未来仍可能面临政策变动、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例如,若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可能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来做出决策。如果是风险偏好较高、追求长期资本增值且对科技行业有深入了解的投资者,在充分研究和评估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参与算力板块的投资 。而对于风险偏好较低、投资经验相对不足的投资者,盲目追高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此时,可以选择通过长期定投等方式,逐步参与相关投资,以平摊成本、降低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