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8小时,创新药行业连扔两枚"核弹"——百利天恒双抗ADC药物III期临床达终点,迪哲医药首创新药获FDA批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单点突破,更是原创研发力、临床执行力与全球化能力的三重质变。
数据是最硬核的注脚:同类首创新药研发与美国的差距,已从20年前的20年缩至2-3年;2025年Q1,创新药License-out(对外授权)总额飙至369亿美元,几乎抵近2023全年水平。石药53亿牵手阿斯利康、三生60亿联姻辉瑞、普米斯双抗被BMS以111亿美元收购……国际药企巨头用真金白银投票,比任何研报都更有说服力。
创新药的行情从来不是"慢慢来"。百利天恒单日市值激增80亿,迪哲医药周涨幅超40%,市场用真金白银验证了一个真相:头部药企的爆发力=重磅管线兑现全球商业价值。当亚太高发的鼻咽癌被方案攻克,当欧美无解的肺癌靶点由药企破局,整个行业的估值天花板正在被重新定义。
$同泰大健康主题混合C$ :精准"狙击"创新药龙头的"手术刀"
在板块普涨中抓住真龙头,需要更锋利的工具。同泰大健康C类近一周收益冲进全市场前1%,6天5涨的凌厉走势(7月4日单日涨3.15%),正是其"专注创新药赛道、规避传统医药拖累"基因的直观呈现。
它不做“一锅端”式的ETF。当资金涌入推高板块时,这只基金凭借"强弹性特质",精准解剖细分机会:重仓持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药企,对临床突破、BD兑现等关键催化剂高度敏感。百利与迪哲的爆发,恰好印证了其选股逻辑——只押注同时具备"首创新药+国际临床+商业裂变"三重引擎的标的。
当下窗口,比黄金更珍贵
创新药投资最残酷的真相是:爆发期往往只有48小时。从科伦博泰到康方生物,龙头股的翻倍行情总在管线揭盲、FDA获批时一步到位。$同泰大健康主题混合C$ 近期的强势排名,正验证了其团队对临床进度的预判能力。
资金已开始行动。港股创新药ETF单周吸金37亿,但被动配置难以规避管线失败的风险。主动基金的优势在此刻凸显——当百利们点燃行情,同泰能第一时间调仓聚焦;当细分领域过热,它可快速转战估值洼地。
创新药的"黄金时代",正在从图纸变为现实。而抓住这波浪潮的钥匙,或许就藏在像同泰大健康C类这样"专注、敏锐、有弹性"的工具里。#国家药监局力推高端医疗器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