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13:58:48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江苏
鹏华基金权益困局:4副总级经理亏超20%,明星策略成“规模绞肉机”

券业观研君2025-05-27 15:10北京

导读

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困境凸显:明星基金经理集体折戟,多只产品亏损超30%,规模缩水超650亿,"老十家"光环褪色。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近日,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副总卸任产品一事引起券业观研关注。

523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蒋鑫因公司工作安排卸任鹏华消费优选混合(206007),由黄奕松接任。

这一调整看似常规,却映鹏华基金近年来在权益投资领域的深层挑战,多位权益投资副总核心产品业绩低迷、明星基金经理频繁更迭、产品结构失衡等问题浮出水面。

01

蒋鑫押注医药亏超33%

作为任职超十年的老将,蒋鑫的职业轨迹折权益投资的高波动性。2015 年加盟鹏华基金后,蒋鑫从研究员逐步晋升至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目前管理过的基金产品超10只,多只产品任职期内回报亏超30%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其管理的基金多数录得亏损,其中核心产品鹏华优选成长任职回报为-33%,规模从成立初期的近60亿元缩水至20.73亿元,三年间基民赎回超13亿份,持有户数减少1.58万人,市值蒸发超20亿元。

该产品因重仓医药股(如璞泰来、药明康德等)在20212023年行业调整中净值回撤显著,2022年最大回撤达21%2023年、2024年再跌9%,直至2025 年医药板块反弹才回升10%,近三年累计亏损约6%

这也并非是蒋鑫首次因业绩问题卸任。2023年,她因管理的鹏华志远成长净值回撤近20%而卸任,该产品后续由其他经理接手后继续亏损30%。尽管蒋鑫有4 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其中两款因成立时间较早(如2019年前布局)累计收益超 80%,但近年业绩依赖行业周期的特征明显,其投资风格被市场评价为押注单一赛道,抗风险能力较弱

02

明星经理集体折戟

蒋鑫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鹏华基金权益投资颓势的缩影。

作为国信证券控股的券商系公募(欧利盛资本持股49%),鹏华基金近年规模持续缩水,从2024年二季度的9364亿元降至2025年的8687.99亿元,一年内减少超650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承压尤为显著。

核心基金经理业绩方面,曾被基民们称为白马股女神陈璇淼(权益投资二部董事总经理)管理的鹏华远见回报三年持有近三年亏损30%,规模缩水超50%。鹏华匠心精选混合、鹏华价值成长混合近三年净值也分别下跌达7.18% 5.52%

梁浩,确确实实鹏华基金的老将。作为目前鹏华旗下规模过百亿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巅峰时期,其管理规模曾超过400亿,风光一时。然而,目前形势急转直下。截至目前,他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缩水到只剩97.32亿元,可以说是腰斩又腰斩。与此同时,多款产品任职亏损超30%,因业绩回撤陆续卸任多只基金。

梁浩的履历堪称辉煌,经济学博士出身,曾就职于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专注产业政策研究。2008年加入鹏华基金后,他迅速晋升,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公司副总裁兼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并担任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然而,亮眼的履历并未转化为基民的投资收益。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梁浩目前管理的4只基金在过去三年均录得负收益。其中,鹏华新兴成长A基金表现最差,三年累计净值跌幅达21.28%,大幅落后于沪深300指数。即便是其代表作鹏华新兴产业基金,近三年也亏损了-11.73%。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金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九成,损失惨重,令人唏嘘。

闫思倩虽凭借AI、机器人等热点赛道押注近一年收益40%,但近三年仍亏损,其 “All in 热点的风格在业内持续引发争议。

鹏华基金的业绩困境并非个别基金经理的失误所致,而是整体性问题。旗下众多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均呈现负收益。此外,鹏华基金有超过70只基金自成立以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与此同时,鹏华基金权益产品规模坍塌。公司权益类基金(股票+混合)规模占比已不足25%,且头部产品因业绩问题遭基民用脚投票。以蒋鑫为例,其管理规模从高峰期超百亿缩水至48亿元,反应出投资者对权益团队的信任危机。

03

“老十家”光环褪色

作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首批成立的老十家机构之一,鹏华基金曾凭借稳健的固收能力和均衡的权益布局稳居行业第一梯队。然而,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其管理规模排名已跌至第12位,与巅峰时期的第6名相比下滑明显,曾经的辉煌不再。

回溯至2020年权益基金爆发期,鹏华基金通过力推王宗合、梁浩等明星基金经理,配合互联网平台流量营销,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实现规模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单日募集超1300亿元,创下行业纪录,其管理规模一度突破700亿元。然而,这一策略埋下隐患。

明星经理普遍采用集中持仓+赛道押注模式。王宗合重仓消费股,在2021年白酒板块见顶后,其管理的多只产品净值回撤超30%;梁浩聚焦科技成长,却在2022AI退潮时亏损近40%。这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表现,暴露出投研体系对个人风格的过度依赖。

明星产品规模膨胀后,调仓灵活性大幅下降。蒋鑫管理的鹏华优选成长规模从60亿缩水至20亿,正是因为百亿级资金难以在医药板块快速切换,导致船大难掉头

然而,随着市场热度消退,许多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如今深陷亏损,三年来基金净值持续下跌,投资者叫苦不迭。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鹏华基金在此过程中获利颇丰,这也不禁让人对其经营理念产生质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