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平安人寿斥资超百万港元增持邮储银行H股,触发年内第三次举牌。同一日,弘康人寿也大举买入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突破15%。这并非个例——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银行股已达11次,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H股被多次增持,单是平安系持有的港股银行市值就超4500亿港元,几乎“买下半个银行板块”。
为什么险资对银行股“情有独钟”?答案藏在“三低一高”的黄金法则里:低估值、低波动、低风险、高股息。以六大国有银行为例,H股平均股息率高达5.71%,远超A股的4.69%,甚至比许多理财产品更赚钱。而银行股常年“破净”(市净率低于1)的估值,如同打折买入核心资产,为险资提供了天然的安全垫。更重要的是,在利率持续走低的“资产荒”时代,保险公司急需稳定收益来源。银行股每年真金白银的分红,成了替代债券的“类固收”资产,既能平滑财报波动,又能锁定长期收益。
港股银行更是“香饽饽中的战斗机”。一方面,外资撤离导致港股银行估值长期被低估,汇丰、渣打等国际巨头市净率仅0.5倍左右,不足A股同行的六成;另一方面,香港金管局近期干预汇市稳定港币汇率,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港美息差缩窄将推动HIBOR(香港同业拆息)回升,直接利好银行净息差修复。花旗报告直言:“香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历史高位,股息回报可见度极佳”,并火线上调恒生银行评级至“买入”。
市场震荡也给了一个绝佳的布局窗口。近期银行股经历了一波短期调整,对于看好其长期价值的投资者来说,这恰恰是低位入场的宝贵窗口期!不过,直接投资个股,既要深入研究公司,还得面对港股市场的复杂规则,对普通投资者门槛不低。
指数化投资就是答案。$鹏华中证香港银行指数(LOF)C$ (A类501025,C类010365)这只基金,就是追踪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的得力工具。它一键打包汇丰控股(权重15.5%)、建设银行(14.4%)、工商银行(13.4%)等港股核心银行龙头,前十大重仓占比超84%。这意味着,投资者无需纠结个股选择,就能共享整个板块的增长红利。业绩表现亮眼,近三年涨幅达74.32%,近两年也有69.48%的可观收益。即便聚焦更短周期,近一年收益高达44.96%,近半年也稳健上涨18.13%。
当千亿险资用真金白银投票,当高股息成为震荡市中的“压舱石”,普通投资者不妨借道鹏华香港银行指数基金,让汇丰、建行这些成为你账户里的“分红奶牛”。#牛市旗手发力!如何把握券商掘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