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强势反攻,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焦点。公募基金南下抢筹的趋势愈发明显,最新披露的2025年二季报显示,全市场有近1800只基金在二季度提高了港股仓位,部分基金的增持幅度超过50个百分点。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以创新药为代表的高成长方向和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股息方向,成为基金加仓港股的两大“心头好”。
港股银行股的强势崛起并非偶然。从政策面来看,沪港两地正加速协同发展。6月18日沪港两地共同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推进沪港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等六方面共38条举措。其中,支持上海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鼓励沪港两地银行完善非居民账户体系,便利跨境电商平台及海外仓运营企业等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或香港开立非居民账户,推动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互联等政策,为港股银行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资金面也呈现出积极态势。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2024年全年南向资金更是连续12个月净流入港股市场,持续为港股市场提供增量资金。从行业分布来看,南向资金对港股高股息资产、尤其是港股高股息的代表行业——银行尤为青睐。2024年全年流入金额“断层领先”,港股的通信、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等典型港股高股息赛道,也获得南向资金的持续加持。
机构观点也普遍看好港股银行股。平安证券表示,目前外围美联储降息落地,国内政策窗口或打开,叠加AH溢价仍处于高位,港股资产值得关注。在配置方向上,红利板块由于AH高溢价,港股的股息率较A股仍有较大优势,在新一轮央国企改革下,港股市场央企配置价值有望提高。摩根士丹利认为,跨境支付通对金融股是温和利好,考虑到内地和香港的利差,相信跨境支付通将吸引更多的流动资金流向香港,支持港股交易额,同时认为亦有利保险股,因为该机制可以简化香港保险的购买过程。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银行股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的特性,既能分享红利与相对稳健的特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波动。然而,挑选单只银行股并非易事,需要研究复杂的财务报表和行业动态。此时,指数基金成为了便捷的钥匙。以$鹏华香港银行指数(LOF)C$ (010365)为例,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组合经理”,巧妙地将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与汇丰、渣打等国际金融巨头一并纳入囊中。投资者无需费心研究单家银行的复杂报表,便能轻松分享整个香港银行板块的成长潜力与丰厚股息。
该产品多阶段业绩表现亮眼,成立以来斩获98.13%收益,近三年上涨77.09%,近2年上涨65.62%,近1年上涨45.81%,近半年上涨28.07%,近三月上涨16.36%。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该基金既能依托港股银行普遍的低估值、高股息特性,有效抵御市场波动,提供相对安全的港湾,又能受益于政策红利与资金轮动带来的价值回升机遇,是布局高股息资产的理想工具。#沪指盘中失守3100点 市场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