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2 12:42:26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AI速看】红利加红利,可行吗?

本文由AI总结直播《红利加红利,可行吗?》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诺安基金嘉宾分享投资策略。首先介绍了不同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强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随后分析了红利资产的优势,指出存款向权益市场迁移的趋势明显,小盘股和红利资产近期表现突出。嘉宾建议采用哑铃策略,平衡配置高波动的科技成长类资产和防守型的红利类资产,以应对市场波动。最后强调长期持有红利资产的重要性,避免追涨杀跌,合理分散风险。


1 介绍基金风险等级和投资提示。

王予宁介绍了诺安基金旗下多只产品的风险等级,包括R2、R3和R4等级,分别适合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他强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相关文件。此外,他提醒定期定额投资不能规避基金投资风险,也不是储蓄的替代方式。

2 王予宁分析红利资产优势。

王予宁指出近期科技赛道表现较好,但红利产品增长放缓。他解释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配置红利资产的原因,并强调居民资产正从货币、债券向权益市场迁移。通过回顾2014-2015年资管行业发展和2018年后的财富迁移趋势,他分析了存款搬家的现象及其对红利资产的影响。

3 居民存款向资管产品迁移趋势明显。

王予宁指出,随着存款利率下调,居民资金正从存款转向理财产品、股票和基金等金融资产,新增非银存款规模显著增长。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住户存款将更多流向多元化资管产品。兴业证券数据显示,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值之比仍处高位,低利率时代下居民财富向股市再配置是大趋势。本轮行情由居民存款搬家驱动,未来仍有持续潜力。

4 小盘股领跑行情,红利资产受青睐。

王予宁分析了今年以来小盘股跑赢大盘的现象,指出流动性环境变化是核心驱动力,存款活化带动了金融资产配置需求。他提到红利产品在高股息低波动的特性下,成为承接低风险偏好资金的优选资产。此外,他解释了红利资产的日历效应,认为财报披露期后其胜率提升。针对八月市场,他建议保守投资者增配红利资产以应对可能的波动,并指出流动性宽松和政策稳定性仍是关键影响因素。

5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市场波动加大。

王予宁分析了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的下行趋势,但指出市场波动可能加大。他提到小盘风格仍占优,建议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关注红利资产。对于红利资产投资,他建议避免追涨杀跌,选择在股息率合适时左侧布局,并长期持有以从分红和市场波动中获利。

6 红利资产适合长期持有。

王予宁指出红利资产因稳定的股息率适合长期持有,建议无持仓者等待更好时机,有持仓者谨慎考虑止盈。他强调投资红利资产的核心是获取稳定股息,资本利得是额外收益。若基本面判断错误,可考虑止损。他推荐通过基金配置红利资产,如诺安基金策略精选产品,该产品专注高股息低波动股票,分散配置以规避风险,同时挖掘低估个股,力争超额收益。

7 王予宁介绍哑铃策略配置。

王予宁讲解了哑铃策略的资产配置方法,一端配置高波动的科技成长类资产,另一端选择防守型的红利类资产。他以科技和红利为例,说明科技资产短期波动大但长期潜力高,红利资产则提供稳定现金流。通过合理配置两类资产,可以在市场波动中平衡风险与收益。

8 科技与红利资产配置策略分析。

王予宁对比了科技企业与红利资产的特点。科技企业成长性强但波动大,如AI半导体和创新药行业近期涨势迅猛;红利资产则业绩稳定,熊市时抗跌性强。他建议将两类资产搭配配置,既能分散风险,又能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红利资产托底,科技资产冲锋,形成攻防兼备的组合效果。

9 红利与科技资产搭配构建韧性组合。

王予宁建议投资者采用哑铃策略,合理配置红利类资产和科技类资产,以构建更有韧性的投资组合。在熊市中,大盘价值风格产品抗跌能力较强;而科技板块在牛市或政策刺激期表现突出。同时,王予宁强调避免追涨杀跌,保持冷静心态,合理配置资产。他还提醒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特征选择红利产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