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过去两周,医药板块指数呈现“震荡-向上突破”的走势。国内医疗政策利好频出: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十六条举措将为创新药发展注入强劲活力。集采政策优化,中选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政策支持下,医疗板块或进一步发展。
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召开,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中国药企共有73项研究中选口头报告,较2024年增长30%。传统药企创新化转型提速:传统药企创新业务发展迅速。据医药魔方Invest统计,2024年度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入TOP10的公司总计投入452.7亿元,较2023年增长11.2%,较2022年增长23.5%。
(1)创新药仍是主线,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
创新药,尤其是港股创新药,依然是本轮行情的“发动机”。尽管第一周因前期涨幅较大、指数样本调整等因素出现震荡回调,但第二周迅速修复并创出新高。在产业趋势不变、景气度的背景下,创新药整体震荡向上的态势不变。
(2)医药板块内部轮动及扩散。
在创新药带动整体情绪回暖的背景下,资金开始向其他细分领域扩散。一是高值耗材:受益于集采政策优化和低基数,迎来明显轮动上涨;二是科技医疗概念:脑机接口、AI医疗等“医药+科技”标的在政策催化下补涨;三是港股互联网医疗:京东健康等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推动板块走强。
(一)从短期维度来看,医药板块有望继续呈现震荡向好态势:
创新药短期超涨后或有技术性调整,但震荡向好的判断不变
创新药为何强势?未来怎么看?过去三个月,创新药板块走出了“利好催化→估值提升→轮动回调→再度突破”的行情。这轮上涨的背后,既有行业自身的积极变化,也受益于宏观环境的利好。核心驱动因素有三:一是基本面回暖:中国药企频频拿下海外大额授权(BD),研发进展顺利,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显著提升。二是宏观环境有利:经济弱复苏、利率下行,资金更愿意给高成长赛道估值溢价,创新药正受益于此。三是相对景气度高:相比其他行业,甚至医药内部的传统板块,创新药更具成长性和想象空间,成为资金优选。
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医药板块交易热度提升,板块内部的轮动与高低切换趋势有望持续。建议重点关注两类方向:一是高值耗材及科技属性赛道,二是具备“医药+科技”标签的细分领域也更具弹性,可能继续获得资金关注。
当前已进入2025年中报及三季报密集披露期,是观察医药板块其他子行业是否真正迎来业绩拐点的关键窗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季度开始,部分顺周期方向或将面临低基数效应。若能在基本面出现改善的同时,确认趋势持续向好,则有望接力创新药,形成板块轮动,进一步带动医药整体指数向好。
(二)从中期维度来看,对医药板块后续走势相对乐观:
医药板块依然处于相对低位。
从绝对位置来看,申万医药离最近5年的价格高点仍有50%的差距;从相对位置来看,过去4个完整交易年度(2021年-2024年),医药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相对排名分别为26、20、16、31,4年整体排名28/31。(数据来源:wind)
医药板块的悲观预期已被市场充分认知。
从2023年至今,医疗反腐重塑医药行业的商业化模式;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医保收支失衡、控费压力加大,财政收支失衡、设备采购及更新受抑制,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消费医疗受抑制。诸多与宏观大环境相关的负面因素充分反映在医药板块的定价中。市场只看到了医药板块在经济下行过程中的顺周期属性,却在悲观中忽视了医药板块的创新和科技属性。
创新药板块的系统性重估或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2025年初以来,随着诸多中国biotech/pharma不断超预期的BD落地,中国的创新药行业亦迎来了自己“deepseek”时刻,多年来依靠工程师红利及工业化能力积累的产品管线,叠加海外mnc面临专利悬崖而对BD的强需求,使得中国创新药板块迎来系统性重估。这样的产业化趋势一旦成型,或将会是一个能持续若干年的过程。作为医药板块内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药有望带动医药指数系统性修复。
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切换。
医药板块内部其他子行业能否接力创新药出现轮动,取决于两个前提:第一,基本面是否出现拐点;第二,拐点出现后向好趋势是否能持续。短期内CXO及高值耗材已基本符合这两个前提。对于CXO而言,海外业务受益于重磅大单品放量、国内业务受益于创新药景气度回升;对于高值耗材而言,集采优化、前期出清后的低基数效应或使得向好趋势维持。站在中期视角,我们可以期待医药板块内的顺周期方向(医疗器械、消费医疗、中药、药店等)的随着经济、消费企稳后的渐次修复。
通过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基金是布局创新药板块未来投资机遇的优质选择。
行业聚焦与精选个股:基金股票持仓集中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龙头企业,竞争力和成长潜力较强。基金经理张弘具有15年医药投研经验,运用“产业渗透率”框架判断行业阶段,2025年重点布局ADC、双抗等前沿领域,兼顾传统药企转型机会。
动态资产配置: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股债比例,2024年四季度将债券持仓比例提升至35%,有效缓冲2025年二季度医药板块回调。股票资产配置上,2025年二季度末前十重仓股占比68.60%,包括恒瑞医药、泽璟制药等创新药核心企业。
全球化估值比较:通过全球视角发现投资机会,港股创新药估值更低、国际化程度更高,部分龙头公司因美元视角显得更便宜。A股交易活跃,小公司弹性较强。
当我们投资于这只基金时,实际上是在投资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相信,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创新药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而港股创新药板块中的优质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基金通过精选潜力标的力争资产长期稳健增值,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感兴趣的可以持续关注。@华泰柏瑞基金


$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A$ $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