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创新药行业,正以破竹之势重构全球医药版图。2025年的医药市场,在政策春雨与资本暖阳的双重滋养下,创新药板块以117%的年内涨幅傲立潮头。
一、时代浪潮:创新药行业的黄金时代
(一)政策东风:全链条支持的制度红利
2025年的中国医药政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变革。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犹如为行业注入强心剂:医保数据服务、商保协同支付等16项举措,构建起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生态。特别是“丙类目录”的落地,彻底打破了高价创新药的支付天花板——CAR-T疗法、ADC药物等原本因价格高昂而受限的品种,如今得以通过差异化定价机制进入医保体系。恒瑞医药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便是典型案例,通过适应症拓展实现年销售额突破80亿元,印证了政策对创新药的“输血”效应。
这种制度红利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累计支付超4100亿元,直接带动相关药品销售超6000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集采政策从“唯价格论”转向多维评价体系,为医院和药企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正如摩根士丹利基金经理赵伟捷所言:“政策风向转变促使行业投资情绪改善,投资逻辑开始从监管环境主导重新转向创新驱动估值溢价。”
(二)业绩爆发:从研发投入到商业回报
数据是最诚实的见证者。A股22家创新药公司2024年累计营收同比增长23.7%,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81.1%;2025年一季度,这些企业实现营收121.9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这种盈利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式进入收获期。
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便是典型代表。这款全球第三款、中国首款获批的BTK抑制剂,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超过60%。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NewCo模式(与海外生物科技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泽布替尼在欧洲市场的推广成本降低了40%,而销售增速却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这种“研发投入—临床突破—全球授权”的正循环,正在中国药企中形成燎原之势。
(三)出海浪潮:全球医药市场的中国声音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达455亿美元,已超2024年上半年总额。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60.5亿美元合作,石药集团潜在交易总额或达50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药企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交易模式的创新。传统License-out(海外授权)模式正被NewCo模式补充,后者通过与海外生物科技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既保留了部分权益,又借助合作伙伴的本地化资源加速市场渗透。例如,信达生物将其PD-1/IL-2双抗的欧美权益授予美国生物科技公司Synthorx,同时获得合资企业35%的股权,这种“技术换市场+股权收益”的模式,正在成为行业新范式。
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重仓方向精准:聚焦创新药产业链关键环节,包括头部原研药企(如恒瑞医药)、CXO龙头(如药明康德)、创新技术平台公司(如百济神州)。 行业覆盖肿瘤、减重、慢病迭代等高景气赛道,兼顾国际化能力较强的标的(如海思科)。
基金经理张弘深耕15年:兼具券商和基金研究经验,擅长产业深度调研,关注临床数据进展、监管变化及订单释放节奏。注重长期壁垒标的,避免短期风格轮动,持仓波动率低于激进型基金。
近一年回报57.21%,同类基金排名前13%,跑赢沪深300指数超50个百分点。
创新药板块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国际化突破+业绩拐点的黄金周期,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基金精准布局创新药板块是参与这一轮行情的核心工具。这一产业趋势将不断通过BD交易催化股价表现,逐渐成为市场共识,医药板块将迎来整体的信心修复和价值重估。@华泰柏瑞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