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行情空间有多大?#+$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C$+创新药板块年内的亮眼表现,是行业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优化后价值回归的结果,也标志着中国创新药进入新阶段。 - 政策驱动下的价值重估 :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推出《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覆盖研发、审批、准入、支付全链条。支付端改革为临床急需创新药开辟绿色通道,商保目录扩容催生万亿级支付增量;国际化支持推动创新药械全球化,简化出海审批流程;集采优化避免生物类似药价格战,这些政策红利提升了创新药企业的价值,推动板块上涨。 - 行业周期性调整后的估值修复 :医药板块此前历经长达四年的调整,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积蓄了较大的修复势能。年内创新药板块虽加速上涨,但截至7月31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PE仅33倍,处于历史分位数的25%附近,远低于新能源板块峰值期估值,随着盈利拐点出现,板块迎来“业绩增长+估值抬升”的戴维斯双击,是价值回归的体现。 - 出海业绩爆发彰显全球化潜力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总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达到608亿美元,如三生制药与辉瑞的PD-1/VEGF双抗交易、恒瑞医药与GSK的合作等,交易金额创下纪录。这些交易通过“首付款+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模式,直接增厚药企当期利润,表明中国创新药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全球化进程加速,告别了过去单纯依赖国内市场的发展模式。 - 技术创新突破提升行业竞争力:AI等技术兴起并应用于创新药研发,可将研发周期从2年缩短至6个月,降低成本、提升靶点筛选效率。中国药企在新靶点发现、早期开发、临床效率等方面展现强劲势能,在ADC、双抗等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如中国药企在ADC药物领域占全球Top10研发数量中的7个席位,技术创新推动了行业的结构性优化,提升了整体价值。 - 产业生态优化促使质量为王 :2015年开启了中国医药产业从“野蛮上市”到“质量为王”的转变,此后十年,临床试验质量跨越式提升,现场核查通过率从改革初期的不足20%升至2023年的85%,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实现国际互认零的突破,创新动能全面迸发,中国自主研发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数量增长12倍,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淘汰了没有价值的“新药”,推动行业向价值创新方向发展。 #七部门联合推动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突破# #OpenAI推出GPT-5 或提振AI投资热情# #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达人收息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