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3000余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包括40多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首次线下展出的昇腾384超节点、新款具身智能机器人、AI眼镜等100余款首发新品。
我们认为,此次大会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机器人产业化等核心领域,国内AI、半导体产业链受此影响近期情绪有所修复。下半年国产算力存在多种催化,模型和芯片供应端都有向好趋势,国内算力链有望反弹向上。
从产业端来看,当前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仍维持高增速,同时欧洲、中东、日韩、拉美、东南亚等主权AI的需求不断增长。今明两年AI领域采购开支仍在增加,2025年或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海外在大模型不断进步迭代后,率先出现“模型-应用-算力”的正循环。而国内下半年也预计将有多款新模型发布更新,在编程、Agent层面有更大进步,有望赶超海外,带动国内token需求拐点向上,国内资本开支可能从低预期下向上改善。
从政策端来看,今年1月,美国“星际之门”计划今后4年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我国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高度重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AI+”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国内也有望对“AI+”实行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如以大基金模式投资AI相关企业、引入模型与算力相关补贴等。
此外,国产算力从供应端逐步改善。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正致力于提升算力芯片的国产化率。当前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高端新品持续突破,量产规模不断增加,市场预计国产芯片新版本从下半年开始送测出货,供应端改善有望带动整个国产算力产业链向上,在自主可控的强需求下有望迎来新一轮结构性机遇。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9933)$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