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这么多年,我觉得体验最爽的还是在低点买了持有期基金,如果你买了定开产品,中间既不能买也不能卖,就看着他涨,那简直不要太爽。
8月我有几个自选的定开基金到了开放申赎的窗口。
今天是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定开,下下周还有固收+也要开放。
固收+到时再说,先说华夏今天开放的这只。
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定开,近一年的走势是这样的。
如果你在一年前的8月,市场冰冷那时选择了买入,且在今年2月的开放期里没卖出去的话,那现在的收益率是94%+,差一略略翻倍,确实爽翻了。
所以在买基金赚钱这一块,封闭还是开放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介入市场的时间点。
财不入急门,在一个偏低的位置买,然后拿得时间久一点,收益只是结果。
华夏成长精选的基金经理是顾鑫峰,大家应该不陌生。
他的华夏北交所定开是北交所主题基金里业绩最好的,但这只是两年定开,下次开放得等今年12月了,你就算想买也买不着,今天不多赘述。
但华夏成长精选这只,值得多花点笔墨。
成长精选和北交所创新,管理思路其实是类似的,都是精选成长行业的龙头,只不过选股范围更宽泛,A股港股都在投资范围内而已。
今年虽然是牛市,但满仓踏空者比比皆是。
如果你没买AI产业链,或者没买小盘,今年业绩可能就一般般,能赚钱但肯定不会有买这两个方向的业绩这么炸裂。
那这波牛市为什么涨?
总结下来有三点原因,信心牛、产业趋势牛、流动性牛。
信心牛
以前每轮产业趋势,中国虽说都是追赶者,但都能在应用端做得风生水起,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
而为什么前两年咱们没信心,因为房地产的老经济熄火,光伏新能车竞争格局逐渐恶化,AI大模型这块又没有太强势的出现,想做多也找不到主线,就很难熬。
去年924是一个转折,代表政策端对经济和股市的关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然后是今年年初,DeepSeek进入大家视野,大家在产业端的信心为之一振,原来AI方向我们也很能打,是我们之前太悲观了。
甚至于DeepSeek开启了国内互联网大厂AI资本开支的计划,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估值因AI投入而上升,权重股的上涨带来了指数的机会,场子逐渐热起来了。
紧接着是创新药的接力,以前咱们搞Metoo仿制药,今年发现国外的医药大厂愿意花钱买咱们的授权了,这就是今年点燃创新药行情的BD交易。
这背后是中国整体的科技发展,工程师红利等等的长期积淀,在很多创新前沿的细分领域,中国已经开始领先,这块外资也比较认可。
近期赴港上市的A股龙头股,相比A股甚至有溢价。
信心有了,大家愿意对中国资产投票,也愿意来挖掘公司,中国资产的估值重构也就顺势开始了。
产业趋势牛
任何一轮大的行情,一定要建立在底层产业创新之上,没有产业就没有牛市,吃红利股息的方法论当然能赚钱,但更类似于一种套利机会,全球红利全收益的长期年化就8%-10%,因为成熟资产在ROE稳定、分红稳定的情况下,就是这么高的回报。
真正能带来大牛市,带来社会生活变迁的还是产业趋势。
美股这些年回报高,正是因为从80年代半导体、计算机的信息革命开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AI每一轮大产业趋势的发起点都在美国,美股也就成为了全球产业趋势的总龙头和风向标。
中国这些年在产业趋势方面仅次于美国,所以成长股的产业趋势投资也很有效。
今年涨得好的板块,A股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港股的互联网、创新药,都是大产业趋势。
其中最最核心的,当然还是AI对各行各业的赋能。
第一步是提升效率,就像腾讯中报业绩会说的,对游戏业务的提升一样。
第二步是创造各种新需求。无论是智能车、手机、电脑,还是自动化生产线,甚至是给AI装上躯体的机器人,在AI的原点下都会进行一轮升级。
现在世界各国都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而经济增长的引擎就是科技创新。
现在AI这轮趋势还处于底层的基建阶段,上游比较获益,相关板块不管是AI芯片、光模块、PCB、服务器公司订单都爆发,供不应求,光模块这轮景气周期也是A股历史上少见的长周期了。
未来,景气度肯定要从上游向下游应用传导,那时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会更加明显,是指数级别的增长。
华夏成长精选本来就是定位各新兴成长板块中的优质成长股,所以在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互联网、光伏、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这几大行业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的龙头,都是顾鑫峰的投资重点。
昨天北落去北京找顾鑫峰直播,围绕AI产业趋势和北交所也聊了比较多。
顾鑫峰2005年就在北大学信息科学、AI相关的专业,基本用整整20年的时间从一个冷门行业变成今天最热门的行业。
因为过去20年摩尔定律的推动,芯片的运算成本越来越低,从量变一步步积累到质变,对这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肉眼可见在提高,在很多新产业也涌现了很多的投资机会。
顾鑫峰对这些行业的关注很多,信心也很足,他更愿意利用市场的波动,去做收益增厚。
在4月初因关税而市场大幅波动的时候,顾鑫峰就坚定加仓了一些看好的行业。
顾鑫峰喜欢成长股,而且对成长行业中的龙头股更加看重。
因为龙头股的竞争优势还是强,就像班里的好学生,业绩超预期的概率也相对更高,昨天腾讯的中报起了个好头,说明好公司不是不跌,但假以时日真有机会涨回来。
流动性牛
有信心,有产业趋势,另一个最重要的牛市触发因素,就是产业趋势。
今年涨得好的金融,小盘科技成长,背后都有各自的流动性支持。
银行股保险股主要是险资的配置力量,因为债券这点收益根本不够看,中国平安就是个例子,从扫货银行股到8.13公告买中国太保,前几年说买30Y的逻辑是资产荒,水多池子少,现在险资愿意买高股息,而业绩相对稳定的高息股就这么多,险资这么大的流动性注入,股票怎么可能不涨?
小盘股也是一样的道理。相比于去年这个时候的地量地价,现在流动性宽裕,两融余额新高,成交额逐步新高。
有热钱流入,就有做多的机会,而下一步,更重要的流动性开闸就是美联储降息。
今天中金点睛出了一篇研报,《渐入财政主导,布局全球水牛》,说的就是以美国降息和财政扩张为主导,欧元区、日本也将跟着美国开启扩张模式。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财政扩张势必带来流动性的泛滥,原本我们承接流动性的蓄水池是地产,而这几年已经慢慢在朝股市切换了。
科技、小盘、成长方向,本身对流动性和利率更敏感,“水涨船高”也就很正常了。
考虑到目前中国资产整体估值还偏低的情况下,咱们就像那个被压紧的弹簧,在多重利好的带动下,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极强的弹性。
在熊市里熬了这么久,大家现在可以更轻松的享受牛市,等待9月的大阅兵以及美联储降息。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