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聊一聊当下的创业板》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分析了创业板指数的近期表现及投资价值。首先,嘉宾指出创业板指数成交量上升,风险偏好提高,行业分布贴合AI、半导体等热门赛道,权重股集中度高。其次,对比了创业板与科创板的差异,创业板企业成熟度高,行业分布更均衡。然后,从估值角度分析,当前创业板PE为37倍,低于历史中位数,仍有投资空间。最后,介绍了创业板量化基金,建议投资者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定投或分批建仓,长期持有以分散风险。
1 创业板指数近期表现分析。
申小宝讨论了当前创业板的市场情况,指出市场成交量显著上升,风险偏好提高。他提醒投资者关注长期回报而非短期收益,并分析了创业板作为科技成长型指数的代表性和弹性。今年以来,沪深300和中证500分别上涨7.74%和16.49%,市场分化明显。
2 介绍了创业板指数的构成及表现。
申小宝详细解释了创业板指、创业板综和创业板50指数的编制方式和区别。创业板指从创业板板块中选择100家代表性公司,偏中大盘风格;创业板粽包含创业板所有上市公司,反映整体板块情况;创业板50则是创业板指的精浓缩版,含50家公司,更偏大盘风格。今年以来,创业板粽涨幅27.21%,跑赢创业板指的21.69%和创业板50的23.1%,反映出创业板整体表现强势,中小市值风格更突出。
3 创业板指数表现强势的原因。
申小宝指出创业板指数表现强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业分布贴合市场主线,权重行业如电力设备、通信、医药生物和电子等集中在AI算力、半导体和创新药等热门赛道;二是权重股集中度高,科技成长型龙头企业市值膨胀后权重占比显著。这两个特点使其在今年的业绩释放中表现突出。
4 创业板与科创板特点分析。
申小宝介绍了创业板指数的构成和不同指数的选择要点,创业板主要代表科技成长方向,成熟公司较多且盈利稳定。科创板则更偏向初创公司和高营收企业,重视产业趋势和新技术。两者的行业分布也有所不同,创业板早期TMT占比较高。
5 创业板和科创板行业分布差异明显。
申小宝分析了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行业结构差异。创业板中TMT、新能源和医药行业三足鼎立,占比相对均衡;科创板则更偏向硬科技和高端制造,半导体等硬件相关行业占比超过50%。创业板成熟企业较多,平均市值较大;科创板更侧重未来预期,聚焦硬科技领域。
6 创业板企业成熟度高,商业模式稳定。
申小宝指出创业板企业已具备成熟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行业分布分散使其更具弹性。与科创板相比,创业板覆盖硬科技和软科技领域,表现更均衡。创业板指数行业结构随市场变化调整,长期代表科技成长属性,与沪深300等金融权重为主的宽基指数形成差异。
7 创业板估值合理仍有空间。
申小宝从行业分布和估值水平分析创业板投资价值。他指出创业板行业构成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具有成长性。当前创业板PE为37倍,低于过去十年中位数44倍,处于合理区间。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创业板盈利能力改善,当前估值相对较低,仍有投资空间。
8 创业板量化基金介绍。
申小宝介绍了申万菱信创业板量化股票型基金,该基金采用主动量化策略筛选创业板成份股,基准为创业板综指。他提到基金经理于成总认为创业板行业变化反映国家产业升级,如创新药和新能源的发展,因此更适合成长性行业的量化筛选。基金代码009557,适合对创业板感兴趣的投资者关注。
9 投资需匹配风险偏好。
申小宝指出创业板等宽基指数的投资方式需与个人风险偏好契合,建议投资者先评估自身投资理念。针对不同收入类型,他推荐天选打工人采用定投方式,而现金流不固定者可分批建仓。他强调分散投资平滑成本的作用,并提醒定投并不必然降低成本,需根据指数走势灵活调整。
10 创业板量化基金适合定投分散风险。
申小宝指出创业板指数波动较大,更适合通过定投分散风险。他介绍了创业板量化基金采用多因子评价体系,结合逻辑驱动和数据驱动策略,力求长期稳定超额回报。该基金注重个股价值,利用多种工具形成策略信号。
11 AI与HI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
申小宝解释了AI和HI在量化投资中的不同作用,AI侧重于数据挖掘和快速反应,HI则注重逻辑验证。他提到,随着数据丰富和算力提升,模型迭代是大势所趋。申小宝还介绍了创业板量化产品009557,强调AI数据挖掘如何助力主动量化策略,建议投资者关注符合产业趋势的创业板个股。
12 量化产品长期跑赢基准指数。
申小宝指出量化产品存在负超额收益和回撤问题,但长期来看大部分产品能跑赢基准指数。他强调量化产品体现了人类智慧和专业投研能力,建议投资者放平心态、长期持有。他特别推荐创业板量化指数及相关增强产品,认为创业板符合产业趋势且适合量化因子选择。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