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0 16:45:48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沪指创10年新高!机器人会是下一个万亿风口么?

8月14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2025 World Humanoid Robot Games,WHRG)在北京举办。大赛将“体育竞技、艺术表达与机器人场景化应用”深度融合,成为继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之后又一场机器人的盛宴,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持续领跑市场,截至8月18日,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49.8%,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30.0%,表现优于科创50、创业板指、沪深300等指数。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商业化加速的高度认可持续提高,人形机器人成为泛科技赛道不可忽视的重要投资方向。

一、智能精髓,凝于人形

01

向“智”而生,布局人形未来

机器人产业正加速迈入“智”造新纪元,未来赛道的发展远景愈发清晰可期。从技术演进规律来看,机器人的形态迭代始终与关键技术突破深度绑定,从固定任务机器人到智能增强机器人,从高级智能到通用智能,在多模态大模型、强化学习等前沿技术的持续赋能下,人形机器人正突破技术瓶颈,逐步站上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前沿。人形机器人是通用人工智能(AGI)落地的理想载体,随着AGI、多模态传感技术加速渗透与迭代更新,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框架正迎来体系化、大规模的扩展升级,为更高阶的智能化、场景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02

具身智能,赋“知”予“形”

随着应用场景日益复杂化,传统机器人逐渐显露出灵活性不足、环境适应性有限、交互能力薄弱以及自主决策能力欠缺等问题。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由物理本体与智能体深度融合构成的新范式,其技术路径涵盖深度环境感知、智能算法迭代、自主任务决策与精密动作执行等关键环节。具身智能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交互能力,使其在适应复杂、非结构化场景应用方面实现了质的跃升。

相较于重在执行环节的传统机器人系统,具身智能采用分布式决策架构与目标驱动行为生成机制,有效打通了“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通路,使得机器能够实时感知环境信息,通过迭代的智能算法进行目标驱动决策,并生成精确的执行指令,这正是人形机器人适应复杂场景的核心功能基础。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坚实的共性技术核心,更显著加速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

03

集技所成拟人智能,类人形态适境破界

人形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其核心架构由感知层、规划层(大脑、小脑)及执行层(肢体)构成,并依托三大核心特征实现技术突破:其一,拟人智能。借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云联网实现“云大脑”协同,其中大脑模块基于大模型完成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等,小脑模块融合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极少数实现复杂运动控制;其二,类人形态。凭借更强的通用性与适应性,快速融入人类设计的各类环境并执行复杂任务;其三,广泛适应。在非结构化环境中长期低成本运行,为解决未来劳动力短缺问题提供有效方案。执行层肢体模块则集成多学科技术,含仿人机械臂、灵巧手等组件,结合传感器与长续航动力,形成能源-结构-感知一体化体系。

04

人形机器人:走向商业化应用广阔天地

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朝着多元化方向深度拓展,从“可用”向“好用”跨越升级。在技术迭代与场景深度融合的双重驱动下,人形机器人的能力边界不断突破,其应对复杂任务的综合实力亦稳步提升,为各领域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工业、个人及家用、公共服务、特种等领域均具备广阔应用空间,能够胜任力量型、灵巧型、空间移动导航、教学培训与辅导等多类任务。

二、人形新纪元,中国产业优势大有可为

机器人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作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占比近40%,虽主要为成熟领域工业机器人,但凭借扎实的制造体系与产业集群优势,中国正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并有望在此轮人形机器人浪潮中抢得先机。

05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掘金新兴产业赛道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这一里程碑节点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加速褪去“试验品”标签,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的新阶段。

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中国正凭借完备的制造体系与产业集群优势,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全球竞争,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国产替代率持续提高;整机交付层面,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千台级量产。据预测,205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超5000万台,尽管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成长初期,其技术爆发力与市场穿透力已清晰勾勒出颠覆性变革的轨迹。

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涌现出大批类似“硅谷模式”的高校科研团队与中小创业主体。中国所具备的基础科研人才红利,与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形成深度协同,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创新禀赋结构。不仅为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倒逼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多维度、碎片化突破,为产业升级注入核心动能。

06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捕捉渗透率提升机遇

人形机器人正从主题投资向成长投资深化,渗透率增量空间可观。回溯产业发展规律,新能源汽车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历程表明:在渗透率突破临界点的初期,行业往往迎来爆发式增长,而渗透率的持续攀升,将为产业带来贯穿多周期的成长催化。当前,人形机器人正站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拐点——量产元年,标志着其从技术研发的阶段迈入商业化落地。向后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呈现多元化拓展态势,在技术迭代加速与应用场景融合驱动下,人形机器人的渗透率提升未来可期。

07

国家战略聚焦,顶层设计护航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政策支持的“密集窗口期”,央地协同发力构建起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支撑体系。国家层面,宏观政策明确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核心方向,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划定顶层框架;地方层面,聚焦落地实践,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设产业园区、开放应用场景等举措,形成技术攻关、生态培育、规模化验证的“最后一公里”保障。这种央地协同的政策矩阵,不仅为产业从技术单点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筑牢制度根基,更有效降低了商业化落地的试错成本与市场风险。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重要信号不仅将具身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更清晰指明了下一阶段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创新方向。

08

创投资金活跃,金融支持机器人产业再显真章

在政策系统性支撑的基础上,创投资金加速涌入,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彰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真章实效”。2024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全年投融资事件合计超400亿元;在单笔以亿计数的大额融资案例中,人形机器人相关项目占比接近50%,成为资本布局的核心赛道。创投资金的注入,不仅为初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弹药”,更通过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加速引导优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动技术落地生根。当前创投资金的关注焦点已发生战略性转移,从早期聚焦Demo演示、原型机功能可用性的“技术验证阶段”,转向更注重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性、商业化回报的“量产逻辑阶段”。

三、精投深耕,布局人形纪元新蓝海

09

怎么投?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视角

人形机器人集成软硬件与大模型技术构建起多元能力圈。投资层面,软件、硬件架构与数据是关键要素。当下,人形机器人本体上市企业相对稀缺,而以机器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视角来看,核心零部件组件、软件操作系统、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均可纳入布局考量。围绕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场景落地,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更有望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浪潮。

10

指数怎么选?关注选样范围与编制特色

以指数思维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当前市场提供机器人、机器人产业指数等选择。对比来看,机器人产业指数选样聚焦机器人本体与核心零部件,机器人子行业含量较高,编制方法更突出行业表征与产业布局属性;机器人指数选样聚焦机器人生产的软硬件公司,成份股数量更多,工控设备子行业权重更高;机器人龙头指数选样聚焦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相关领域,平均市值更大,成份股权重上限亦更高。其中,机器人产业、机器人指数已有上市产品跟踪,为投资者提供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利器。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混合C(OTCFUND|014243)$

$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OTCFUND|011120)$

$富国新兴产业股票C(OTCFUND|015686)$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富国中小盘精选混合C(OTCFUND|015690)$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663)$

$富国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652)$

#华为麒麟芯片回归!鸿蒙破千万生死线##八月基金投资策略##投顾交流会#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不预示基金未来具体投资操作,基金经理可在投资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