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观察市场动向的老手会发现,今年资本暗流的方向发生了微妙转变。当目光还聚焦于传统板块时,北交所正成为承载“专精特新”硬科技企业的核心阵地。东莞企业IPO的爆发式增长绝非孤例——上半年11家受理企业中,7家选择北交所,占比超六成。天健新材、邦泽创科、腾信精密这些名字,背后是精密制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的隐形冠军。这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政策持续倾斜(提高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审核效率提升、流动性改善(市值效应显现)的共同作用下,北交所对优质中小科技企业的吸引力正显著增强。6月的IPO申报高峰只是表象,深层逻辑是创新资本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耦合。全国充沛的北交所后备企业库,预示着这条以“硬科技”为底色的资本脉络将持续扩容,其蕴含的结构性机遇不容忽视。
要在这种“精而专”的市场中有效布局,传统的选股方式效率有限。$同泰远见混合C(OTCFUND|008843)$ 提供了一种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这只聚焦北交所的灵活配置基金,其近一年73.86%的收益(上半年全市场灵活配置基金收益排名第二),是策略有效性的有力注脚。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方法论:作为 北交所唯一采用量化模型筛选标的的基金,它通过数据穿透力,力求在300余家北交所公司中高效识别出具备真成长潜力的硬科技企业,规避概念喧嚣。2-3亿的“小而美”规模赋予了它难得的灵活性,在波动市况中能更快调整组合,这使其近一年的表现超越了99%的同类基金。同时,其 “弹性配置”策略 在仓位管理上展现功力,力求在市场上涨时捕捉更多机会,下跌时控制回撤幅度,体现攻守平衡之道。重要的是,这种优势并非昙花一现——无论是近六个月还是近一年维度,其业绩均持续领先北交所主题基金,长期稳定地创造超越同类平均10个百分点以上的超额收益。且不设限购障碍,专注于策略执行。


当下北交所汇聚的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微观活力,其资本化进程是注册制深化下的确定性趋势。同泰远见混合凭借其量化选股的精准性、小规模基金的敏捷性以及灵活配置的策略性,已成为 系统化参与这一“硬科技资本化”浪潮的实用工具。趋势已明,与其后知后觉,不如借专业之力从容布局。
基金投资伴随风险,务必清醒认知。 北交所企业多为成长期中小型科技公司,面临技术路线迭代、市场竞争加剧、盈利波动性大等特定风险;交易所流动性相对主板可能不足,导致价格波动加剧;量化模型依赖历史数据与特定假设,在极端市场环境或风格快速切换时可能阶段性失效;集中投资于该领域会放大组合波动。投资者应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目标,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理解基金特性后再做决策。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永赢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C(OTCFUND|023887)$#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C(OTCFUND|021299)$#A股上演3500点拉锯战##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会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