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远见混合(A类008842/C类008843)深度点评
一、业绩波动显著,长期收益与短期风险并存
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9月,截至2025年3月,累计净值0.7239元,近三年累计收益36.95%,跑赢同类平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凭借科技赛道精准布局,单季度净值增长超30%,但2025年以来受市场情绪波动影响,短期回撤明显,年内收益波动较大。需注意其规模长期处于0.1亿~0.2亿区间,流动性风险较高,且近三年最大回撤超30%,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二、聚焦中小盘成长股,持仓风格激进
基金以“专精特新”科技企业为核心标的,重仓股集中于北交所与科创板,如晨光电缆、欧普泰、康乐卫士等细分领域龙头,前十大持仓占比超47%。行业分布涵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赛道,2024年四季度动态调整后,重点布局AI算力、机器人供应链及战略配售新股,体现对高弹性标的的偏好。但中小盘股流动性差、波动性大,叠加持仓集中度高,加剧了净值波动风险。
三、基金经理变动频繁,管理能力待验证
现任基金经理马毅任职仅74天,过往管理经验以固收+产品为主,对科技成长股的把握能力尚未充分验证。历史上基金经理频繁更迭(曾由卞亚军、杨喆等多位经理共管),策略连贯性存疑。此外,同泰基金整体投研团队规模较小,旗下多只产品近年业绩不佳(如2023年部分基金亏损超50%),公司层面的风控与投研能力面临市场质疑。
四、行业主题属性强,政策与市场情绪影响显著
基金深度绑定科技成长主线,受益于国产替代、AI技术突破等产业趋势,但对政策扶持(如北交所扩容)与市场情绪高度敏感。2024年北交所政策暖风推动下,基金业绩逆袭夺冠,但2025年市场风格切换导致回调。需关注宏观经济周期、科技行业政策及全球流动性变化对持仓标的的影响。
五、规模持续缩水,投资者信心不足
成立以来规模长期低于1亿元,2024年末规模仅0.09亿元,较成立初期大幅缩水。尽管短期业绩反弹吸引部分关注,但投资者对其长期稳定性存疑。小规模运作虽便于灵活调仓,但也可能导致交易成本高企、流动性受限等问题。
总结:同泰远见混合定位高弹性科技成长主题基金,适合风险偏好高、能承受剧烈波动的投资者。其行业选择与个股挖掘能力在市场上行周期中可创造超额收益,但需警惕基金经理变动、公司投研短板及规模流动性风险。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其作为阶段性配置工具,避免长期重仓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