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硬件板块的行情逻辑是什么?#从行业前景来看,半导体芯片产业成长空间巨大。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交出了一份“冰火两重天”的成绩单。设备制造环节,北方华创凭借刻蚀设备技术突破实现营收82.06亿元,中微公司研发投入激增90.53%至6.87亿元,科创板企业京仪装备营收同比增长54.23%,折国产化替代的强劲动能。晶圆代工领域,中芯国际一季度营收163.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5%,华虹半导体虽净利润下滑89.73%,但产能利用率提升至102.7%,印证了结构性复苏的行业特征。存储芯片市场更显戏剧性: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企业实现业绩双增长,而利基型存储产品价格在3月底触底反弹,预示着行业周期的底部反转。
这种分化格局背后,是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在先进封装领域,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三大封测厂营收同比双位数增长,甬矽电子、汇成股份等细分领域企业通过2.5D/3D封装、Chiplet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汽车电子与AI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更成为行业复苏的核心引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60%,单车芯片价值量大幅提升;数据中心领域,“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对DPU、智能网卡等定制化芯片需求激增。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精准捕捉产业红利的投资利器
面对半导体行业的结构性机遇,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基金以其独特的投资逻辑与产品设计,成为投资者布局科技赛道的优选工具。该基金紧密跟踪中华交易服务半导体芯片行业指数,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通过分散投资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长电科技等50只行业龙头,有效降低单一企业风险。
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全产业链覆盖,分享国产替代红利:基金持仓涵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氮化镓)、先进封装(Chiplet、2.5D/3D封装)、AI芯片架构(存算一体、类脑计算)等创新领域。例如,华润微在功率器件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比亚迪全系搭载国产SiC器件,这些企业均被纳入基金投资范围,使投资者能够系统性分享技术突破带来的收益。
2. 动态调仓机制,捕捉行业拐点:基金管理团队通过定期与不定期调整投资组合,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变动。2025年一季度,基金及时增配受益于AI算力爆发的长电科技,减仓受存储价格下行影响的周期股,这种灵活的调仓策略使其近一年涨幅达43.78%,远超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3. 低门槛高效率,适合普通投资者:作为ETF联接基金,该产品最低10元即可参与投资,且管理费率仅0.50%/年,托管费率0.10%/年,显著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对于缺乏专业选股能力的投资者而言,通过该基金一键布局半导体全产业链,既能规避个股“黑天鹅”风险,又能享受行业增长的系统性收益。
半导体行业将延续“技术突破+政策驱动+需求分化”的发展主线。政策层面,国家大基金三期聚焦先进制程、第三代半导体、EDA工具等“卡脖子”领域,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迭代;市场层面,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将持续拉动需求。
对于投资者而言,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基金不仅是短期博弈行业复苏的工具,更是长期分享中国科技崛起的载体。半导体产业具有技术迭代快、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但通过分散投资于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单一企业的风险,同时充分享受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行业整体性增长。在科技自主可控的时代命题下,该基金或将成为投资者穿越周期、收获红利的“定海神针”。
而作为投资者,我们应保持长期投资的心态,不被短期波动所影响。同时,通过定投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享受复利效应带来的长期收益。同时通过定投的方式淡化择时,同时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相比一次性买入来说确实是更优的选择。相信在半导体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基金有望为我继续带来稳定的长期收益。@国泰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