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红鲤#风起时,麦穗低垂,不争高下,却因沉实而稳立田间。在纷繁变幻的市场浪潮中,一种名为“红利低波”的投资智慧,正如那低头的麦穗,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展现出令人深思的从容力量。
它不追逐短暂的喧嚣,而是筛选那些既慷慨分红、又走势平稳的公司,如同在风雨中根系深厚的老树,不因风动而倾倒。近五年最大回撤仅-16.92%,在市场剧烈震荡时,它像一道隐形的堤坝,守护着资产的安全。这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一种处世哲学: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冲得有多高,而在于跌得少、走得远。
更令人称道的是它的平衡之美,年化夏普比率0.77,意味着每承担一份风险,收获的回报更为丰厚。它不像孤注一掷的赌徒,而像一位精打细算的农夫,在有限的土地上耕耘出最大的收成。高股息带来稳定现金流,低波动减少心理煎熬,这种“稳中求进”的智慧,恰如人生路上,不必每一步都惊心动魄,持续前行才是真正的抵达。
自发布以来累计收益超三倍,在熊市中逆势飘红,它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韧性。而这背后,是政策对分红的鼓励,是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长期资本的青睐。它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组合,而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价值选择——在低利率时代,人们渴望的不再是泡沫般的暴涨,而是可预期、可持续的生长。
骑牛看熊认为红利低波策略作为融合红利与低波因子的多因子投资方法,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风险控制、收益性价比及长期业绩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具体可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
一、风险抵御能力强,防御属性突出
红利低波指数通过筛选高股息且低波动的个股,有效降低了组合的市场风险。以中证红利低波动全收益指数为例,近五年最大回撤仅为-16.92%,显著低于传统红利指数(如中证红利)及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最大回撤反映资产从高点到低点的下跌幅度,数值越低表明抗波动能力越强,这一特性使其在市场动荡时能有效减少损失,为投资者资产提供“安全垫”。
二、风险收益比领先,性价比优势显著
该策略通过红利与低波因子的协同效应,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优化平衡。近五年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年化夏普比率达0.77,高于传统红利指数及同期宽基指数。夏普比率衡量单位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数值越高说明在承担相同风险时收益更高,或在相同收益下风险更低,凸显其“以较低风险博取较高收益”的性价比优势。
三、历史业绩长期稳健,穿越周期能力强
从长期视角看,红利低波策略表现出持续增长潜力。自发布以来,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达327.86%,不仅跑赢传统红利指数,也优于同期主要宽基指数。此外,在2021-2023年股市震荡下行期间,该指数逆势取得正涨幅,尤其在2022年市场剧烈调整时仍实现正收益,体现出穿越牛熊的稳健性。
四、适配多元资金需求,政策与资金双重加持
1.政策支持红利资产价值提升
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叠加国务院“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与激励,红利低波指数持仓企业的分红率有望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强策略底层资产质量。
2.长线资金配置偏好契合
险资、公募基金等机构资金加速布局红利资产。险资追求稳健收益,高股息低波资产成为其配置重点;公募基金在新规下或对低配的红利资产进行“补投”,推动红利低波策略获得增量资金支撑。
五、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撑
A股分红机制持续完善,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为红利低波资产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监管部门推动优化分红政策,使股息回报的可预期性增强,而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上升,红利低波策略的高股息、低波动属性更具吸引力。
六、资金持续流入与机构布局
2025年以来,红利低波ETF规模增长显著,公募机构加速布局相关产品,南方基金等基金公司申报新基金,存量产品规模稳步扩张,显示机构对该策略的长期看好。养老第三支柱资金等长期资金对红利低波策略偏好明显,险资等机构也在增配高股息板块,进一步强化资金支撑。
七、2025年下半年红利低波策略有望延续热度
1.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从长期视角,该策略的“压舱石”作用显著,适合与科技成长等资产搭配,平衡组合风险。其穿越周期的特征和类固收属性,使其成为长期资金配置的核心工具之一。
2.关注细分领域机会
可重点关注高股息与低波动特征兼具的行业,如银行、公用事业、消费等,同时留意央国企改革带来的红利释放机会(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央国企权重达72.31%)。
3.优选产品与分散配置
投资者可选择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头部产品,如南方基金旗下ETF,并通过定投或长期持有降低短期波动影响,避免单一策略过度集中。
在当前低利率及资产荒背景下,红利低波策略凭借“高股息+低波动”的双重特性,既满足投资者对稳定现金流的需求,又通过指数化投资(如红利低波ETF)提供便捷配置渠道,成为长期持有的权益底仓或组合防守端的理想选择。其优势不仅源于因子本身的协同效应,更得益于政策红利与资金共识的双重催化,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政策的暖风拂过资本市场,分红机制日益完善,无风险利率缓缓下行,如同春雨润土,滋养着对稳健收益的渴求。投资者不再只追逐昙花一现的辉煌,而是开始倾听那些持续低语的高股息企业——它们如老树根深,风雨不惊。银行、公用事业、消费领域的优质公司,在波动中释放着确定性的光芒。而养老资金、保险资本等“长钱”纷纷落子红利低波资产,尤以个人养老金Y份额的快速增长为证,显示出理性配置的智慧正在回归。
骑牛看熊比较看好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008164)的投资策略优势,原因如下:
1.采用红利低波复合策略
首先通过红利因子选取现金流稳定、分红意愿强、分红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再叠加低波动因子筛选价格波动较小、风险较低的标的,从而提升整体组合的风险收益比。这种策略在震荡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既能通过高股息资产提供稳定的“生息”价值,又能通过低波动特性降低组合回撤风险,适合当前经济弱复苏、信用未显著扩张的市场环境。
2.行业布局集中于防御性板块
重点配置金融业(持仓市值占股票市值比27.97%)、采矿业(26.61%)等传统高分红领域,同时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等行业,兼顾收益与风险分散。
3.长期聚焦“新底仓资产”
红利低波策略被视为中长期高胜率配置工具,其底层资产具备“高确定性”特征,适合作为组合的稳健底仓。
4.震荡市中的“避风港”属性
2023年以来,红利低波策略因利率下行环境下的“生息”价值备受青睐,尤其在2025年5月A股震荡休整期间,红利风格成为市场主线之一。
5.风险调整后收益排名靠前
基金业绩表现(风险调整后收益)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前74%,体现出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6.低波动因子对冲市场风险
通过筛选价格波动较小的标的,其持仓股票在市场下跌时跌幅通常小于平均水平,有效保护投资者资本。
7.C类份额适合短期持有
无申购费,持有一定期限后免赎回费,降低普通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8.紧密跟踪指数表现
业绩基准为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收益率的95%,透明度高,运作逻辑清晰。
9.背靠头部基金公司
由南方基金管理,该公司在指数型产品领域经验丰富,为基金的稳定运作提供支持。
10.基金近期业绩与净值波动
近3个月累计上涨5.58%;近6个月涨幅达7.24%;近1年涨幅为18.7%。从更长周期看,其成立于2020年1月21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84.11%;近2年涨幅为24.45%;近3年涨幅为55.5%;近5年涨幅为78.26%。
11.基金经理背景与管理能力
基金经理崔蕾女士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指数管理经验,康奈尔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持有FRM与CFA证书,2015年加入南方基金,历任量化投资部与指数投资部核心岗位,目前管理包括有色金属ETF、科创创业50ETF等多只指数型基金。擅长指数产品运作,自2020年1月起担任该基金经理,长期跟踪红利低波策略,风格偏向稳健,符合低波动产品定位。
作为红利+低波策略产品,适合风险偏好中低、追求长期分红与本金相对安全的投资者,尤其适合在震荡市中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若投资者计划持有1-3个月,需谨慎评估近期市场情绪对红利板块的影响。红利低波策略在经济增速放缓周期中具备防御属性,若持有周期在1年以上,可逢低布局以分散组合风险,长期累计收益或具备吸引力。
风中的麦穗不语,却教会我们:真正的成长,往往属于那些懂得低头、扎根、静待时节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或许最聪明的选择,正是这份沉静的坚持。在资本的江河中,红利低波策略正如那压舱之石,不争浪尖之高,却守航程之稳。2025年的市场潮涌中,它悄然成为长线资金锚定未来的坐标。投资如行舟,既要扬帆追光,也要稳石压舱。在喧嚣与躁动之间,保持一份冷静的配置,或许才是穿越周期最朴素的智慧。风会吹散浮云,而沉石依旧在底。
#国家免一年幼教费 惠及千万儿童##中国军工竞争力重估,军贸份额或扩张##低空经济突破:吨级无人机跨海运油##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特朗普“降价大棒”挥向药企!影响几何?##8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医保新政:创新药首发高价获支持##7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暑期票房破55亿!影视股全线飙涨##国家育儿补贴每人年补3600元##情深意切!基民给基金经理的一封信##大牛市真的要来了吗?##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