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红荔#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红利资产因其“高股息+低波动”的特性,成为投资者抵御不确定性、获取稳健收益的重要工具。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证国企红利指数股息率中枢从10年前的4%提升至6%,而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68%。这种“股息率远超国债收益率”的利差,凸显了红利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的配置价值。
红利和低波动是两类经典的投资策略。红利策略的核心是,稳定分红的公司一般处于发展阶段中的成熟期,经营稳定,盈利稳步增长;同时成熟期的公司估值较低,安全边际高,因此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吸引力较强。
低波动策略的核心是,高波动股票往往经历了过度炒作,透支了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较大;低波动股票不受投资者关注,可以在相对更低的价格买入,在未来获取收益。不论在海外还是国内,红利和低波动都是重要的因子投资策略,都有规模庞大的Smart Beta产品。

也就是说红利低波策略的产品更追求长期稳健,尤其在震荡市中更能匹配大家平衡账户风险的配置需求。
追求确定性相对明确的高股息资产,逐渐成为投资者的心之所向,贴着“进可攻、退可守”标签的红利低波凭借今年以来的优异表现再掀红利投资热。
作为传统高股息策略的“升级版”,红利低波策略在A股所展现的有效性本身就值得我们长期关注。但进入2025年,我们面对的是和以往全然不同的复杂形势与经济变革,利好与利空交织变化下,红利低波策略的适配性依然不断提升,纵然有当前市场环境因素的催化,但更多的却是这一策略内在动能驱使下的必然。
今年以来,红利低波指数整体表现较好,主要是受益于中特估体条的搭建。展望后市,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探底和修复,红利低波指数成份股的盈利能力仍然较稳健,高分红能力的国企一旦迎来估值再次提升,未来指数表现仍然有逐步提升的空间。
一、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红利资产的长期逻辑未变
(一)顶层设计强化分红生态,红利资产获政策背书
2024年以来,监管层通过多项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分红改革:
新“国九条”明确要求“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鼓励企业“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
2025年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进一步凸显红利资产股息率优势。
据统计,2024年A股中报分红公司数量与规模创历史新高,机构预计2025年这一趋势将持续。政策引导下,红利资产的“真分红”特性得到制度保障,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二)市场风格切换下,红利资产防御属性凸显

2025年初,受DeepSeek等科技概念驱动,成长股短暂领涨,但红利资产并未失去吸引力。数据显示:
2025年二季度,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达28%,而同期红利低波指数回撤仅16.92%;
截至2025年7月中旬,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近三年涨幅达48.82%,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这种“涨时能跟、跌时较稳”的特性,源于红利低波策略的双重筛选机制——既要求成分股具备高股息率,又通过波动率排名控制下行风险。在市场波动率上升时,红利低波策略的防御价值更为突出。
二、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策略设计与业绩表现
(一)基金概况:跟踪红利低波指数的标准化工具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基金(代码:008164)成立于2020年1月21日,其核心策略为紧密跟踪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该指数通过三重筛选机制构建组合:
1、剔除ST股及流动性不足个股,确保成分股质量;
2、按股息率排名选出前100只高分红股票,强化分红属性;
3、通过波动率排名精选50只低波动个股,降低组合风险。
截至2025年6月底,该基金规模达31.70亿元,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84.50%,年化收益率为12.72%,最大回撤仅14.02%,风险收益比显著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二)业绩表现:穿越周期的稳健回报

1、长期收益:
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84.50%,近五年年化收益率12.55%;近三年涨幅53.09%,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13%;2025年年内涨幅3.30%,在市场震荡中保持正收益。
2、分阶段表现:
2024年:在市场低迷期,红利指数逆势上涨,该基金全年收益率为28.93%;
2025年初:成长股领涨时短暂回调,但二季度迅速修复,年内收益由负转正;
震荡市表现:2025年二季度沪深300指数回撤28%时,该基金回撤仅16.92%,防御属性突出。
3、分红机制:

截至2025年7月,已实现连续15个月月度分红,历史平均每月分红184元;分红再投资机制带动规模增长,2023年底规模1.2亿元增至2025年7月的31亿元,流动性改善直接提升正收益天数占比。
三、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的核心优势
(一)策略优势:高股息+低波动的双重筛选
1、股息率权重配置:
指数采用“股息率越高、权重越大”的加权方式,强化“真分红”逻辑。2025年二季度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宝钢股份、中国石化、海螺水泥等高股息率标的,股息率普遍在5%以上。
2、行业分散与风险控制:
成分股覆盖工业、日常消费、可选消费、能源、金融等8大行业,十大成分股行业集中度低于30%;单只个股权重不超过5%,避免单一标的波动对组合的影响。
3、动态调仓机制:
指数每季度调仓一次,当成分股市值上涨导致股息率摊薄时,自动调出相关个股,转而配置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的标的。这种“低买高卖”特性使组合估值持续优化。
(二)流动性与成本优势:适合长期持有
1、交易成本低:

作为ETF联接基金,管理费率为0.5%/年,托管费率为0.1%/年,显著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支持场外申购赎回,最低10元起投,适合中小投资者。
2、流动性充足:2025年二季度日均成交额超1亿元,申购赎回效率高;基金规模31.70亿元,无清盘风险,适合长期持有。
(三)市场适应性:震荡市中的“压舱石”
1、与经济周期的匹配度:
在经济复苏初期,红利资产受益于企业盈利改善带来的分红增长;在经济下行期,高股息率提供安全垫,低波动率控制下行风险。
2、与资产配置的互补性:
与科技成长类资产形成“防御+进攻”的组合,降低整体波动;与债券类资产相比,股息率更高,且分红再投资可享受复利效应。
四、红利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与南方基金的策略优势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红利资产因其“高股息+低波动”的特性,成为投资者抵御不确定性、获取稳健收益的重要工具。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基金通过精细化策略设计、严格的行业与个股分散、动态调仓机制,实现了“涨时能跟、跌时较稳”的业绩表现。其连续15个月的月度分红机制,更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预期的现金流回报。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就是我们布局不同资产的佳选。不管是从基金的业绩表现还是控制风险方面都表现的非常优秀,属于上上之选。而且相比起主动基金挑选的难度、选错的概率均较低;此外,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的费率也相对较低,管理费仅有主动基金的一半左右,A、C类基金持有7天便免赎回费,更适合长期配置和定投。因此,当下选择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指数基金来作为定投标的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分散风险,还可以低位积累便宜筹码,静待后续画出“微笑曲线”!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该基金不仅是抵御市场波动的“防御盾”,更是通过分红再投资实现财富增值的“稳定器”。在A股市场机构化、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红利低波策略正从边缘走向主流,而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008163,C:008164)基金无疑是这一趋势中的标杆产品。@南方基金 @股友677701m7t5 @股友7V6989029v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OTCFUND|008164)$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OTCFUND|008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