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红荔# "南方有红荔,红利正当投!""红荔"和"红利"发音相似,显然是南方基金在玩一个谐音梗。
现如今钱存银行越来越不划算。2025年 5 月起,国内银行 1 年期定存利率跌破 1%,活期仅 0.05%。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1% 存款利率时代”。具体来看:1年期0.95%、2年期1.05%、3 - 5年期仅1.25% - 1.3%,存10万一年利息不到1300元。
储蓄曾经是最“安心”的财富方式,但如今已不再香。尤其是年轻人,正在集体“挪储”。把钱从银行账户里,搬进了基金、保险和其他理财产品。当低利率已经成了常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挪储”,转向“更稳健且具增长潜力”的资产。
如今10 年期国债利率 1.7%,一线城市房租回报率 1.5% 左右,但某些高股息资产的股息率可以达到 5% (例如股价10 元,每年分红0.5 元)。假如投资10万元在稳定高股息的股票或红利基金上,若每年5%的股息则收到100000*0.05=5000元。5000元的自由现金流虽然不多,也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最近几年A股市场受地缘政治、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这样的风险教育下,国内的基金投资者逐渐成熟,他们已经不会像几年前那样,一有风吹草动就大规模去追高市场短期热门品种或所谓冠军基金。
相反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从中长期出发,持有一些追求稳健的长线产品,一个较为典型的品种就是红利基金。那究竟什么是红利基金?投资者如何选择?
一、红利是一种注重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的投资策略,其核心思想是选择那些持续稳定地支付较高股息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通过获取稳定的股息收入和潜在的资本增值来实现长期收益。红利基金的核心是关注股息率,长期持续的高股息率是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公司治理的结果。
投资大佬格雷厄姆说:“分红回报是公司成长中最为可靠的部分”,市场青睐配置能够带来稳定股息收入的“确定性资产”。在宏观利率持续下行、居民财富增值需求日益增长背景下,红利基金已逐渐成为投资者长期配置的选择之一。
作为兼具稳定现金流与估值安全边际的资产类别,红利资产凭借其“低波动+高股息”的双重属性,从过往的防御型配置逐渐演化为攻守兼备的核心工具。这种回归并非简单的市场轮动,而是资金在全球宏观不确定性中重构风险收益平衡的必然选择。
从2005年底到2025年初的过去19年,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是10%,同期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年化涨幅13%;美国标普500年化收益率11%,纳斯达克100年化收益率15%;A股的红利低波动指数年化收益率18%,看似不起眼的红利基金历史表现好到炸裂。
当然我这里用的是对红利比较有利的时间区间和评判角度,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如果换了时间区间和评判角度,红利的表现就没那么炸裂了但依然很好。红利基金历史表现好的核心原因正是因为他的不起眼,低关注、低估值、不亮眼但一直在慢慢增长。
二、那么红利已经涨了很多,接下来红利还能投资嘛?首先,政策频繁强调分红,红利资产符合政策导向。新“国九条”也强调上市公司要提高分红比例、提升分红频次和提升股东回报。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并实施风险警示,同时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以及春节前分红等措施。
上面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都是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今年上市公司半年度分红数量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从分红比例角度来看,2023年的年报也呈现出稳中有升的状态。
其次,红利板块的核心催化是利率水平持续下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破1.67%,利率快速下降使保险机构的压力很大,前几年保险的最低保障利率是2.5%,当下配置债券、存款会使收益存在缺口。
反观优质蓝筹股,很多股息率3%以上,港股甚至在6%以上。未来保险机构一定会增配高息优质蓝筹股和红利资产,一方面每年获取稳定分红,另一方面用时间换空间,也可以获得股价的上涨。
最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红利指数行业分布基本上聚焦在煤炭、银行、交运这些板块,这些板块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公司的经营稳健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另外这些行业的资本开支需求也比较低。
加上2024年以来一些央国企实施分红、回购等一些举措来提升股东回报,从而实现市值管理的要求。所以2025年央国企还是比较有希望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分红比例、分红频次也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那么投资者如何选到适合自己的红利基金呢?市场上投资红利基金主要方式,大概分为主动红利基金和被动红利基金两种,在投资策略上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1、主动红利基金是一种主动管理的基金产品,其核心特点是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己的判断,主动选择投资标的,以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这类基金通常以红利为主题,投资于具有较高分红潜力的股票,基金经理会综合考虑公司的盈利能力、分红政策、股息率等因素,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红利股票。
与被动指数基金不同,主动红利基金不跟踪任何指数,而是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专业管理。在投资策略上,主动红利基金更为灵活,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变化、公司基本面分析、宏观经济趋势等因素,主动调整持仓,以适应市场环境。
2、被动红利基金是一种跟踪特定红利指数的基金产品,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购买指数的成份证券来复制该指数的表现。这类基金运作透明、长期持有成本相对较低。在选择投资红利基金之前,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追求稳定现金流、重点关注分红率、分红稳定性和持续性,被动红利基金可能更适合你。关注超额收益的主动红利基金可能是更好选择。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008163)是一只红利指数基金。跟踪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12.37%远超同类平均,近三年最大回撤-8.6%,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40%+),并且连续4年分红,2023年分红率10.73%。
基金采用双因子策略,筛选逻辑兼顾高股息与低波动特性。行业分散侧重银行(30%)、交通运输(15%)等防御板块,单一行业占比≤30%。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合计仅0.01%,如中国神华、中国移动等。
基金经理崔蕾,奈尔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持有CFA和FRM资格,2015年加入南方基金,2019年起任基金经理110,专注指数化投资,擅长通过量化模型控制跟踪误差,目前管理多只ETF产品。
总的来讲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凭借高股息+低波动双因子策略和极致分散持仓,在震荡市中展现出强防御性,我已经上车布局了一些,目前收益还可以,这只基金非常适合寻求震荡市避险工具、长期现金流收益的投资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 @南方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