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市场震荡中,我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将部分资金从高波动的成长股转向南
#南方有红荔# 在 2024 年的市场震荡中,我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将部分资金从高波动的成长股转向南方红利低波 50ETF 联接 C(008164)。这一选择背后,既有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防御考量,也包含对长期收益的战略布局。以下是我的投资故事:
一、策略选择:从 “冒险” 到 “防御” 的转变
我此前偏好科技股投资,但 2024 年一季度市场剧烈波动让我意识到风险敞口过高。通过研究,我发现红利低波策略具有 “抗跌 分红” 的双重优势:
高股息防御:标的指数(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 50)覆盖银行、能源等传统行业,股息率长期维持在 6% 以上,2025 年 4 月达 6.13%,处于近十年 95.9% 分位。
低波动特性:指数通过波动率筛选成分股,近三年最大回撤仅 - 9.47%,远低于沪深 300 的 - 40% 以上。例如,2024 年市场大跌时,该基金最大回撤仅 - 8.36%,而同期偏股基金平均回撤超 20%。
我选择 C 类份额(008164)的原因在于其交易灵活性:免申购费、持有 7 天以上免赎回费,适合阶段性资金配置。我分批建仓,在 2024 年 11 月累计买入 95 万份额,计划通过分红复投实现长期复利。
二、市场验证:震荡市中的 “避风港”
2025 年一季度,市场因经济复苏预期反复陷入震荡。我持仓的科技股净值波动加剧,但南方红利低波 50ETF 联接 C 表现稳健:
短期收益:近 1 月收益率 1.8%,排名同类前 5%;近 3 个月收益率 3.25%,排名前 18%。
分红支撑:2025 年已进行 4 次分红,每次每 10 份派 0.16 元,95 万份额每次可获分红 1.52 万元,复投后份额持续增长。按此节奏,预计 2025 年 1 月份额将突破 100 万,月均分红接近 2 万元。
这一表现印证了基金经理崔蕾的判断:在利率下行周期,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凸显。崔蕾管理该基金超 5 年,通过 “高股息 低波动” 双因子策略,实现了任职回报 41.37%,年化收益超 8%。她在 2024 年公开表示,央企市值管理政策推动下,高分红企业的长期价值将进一步释放。
三、风险把控:清盘疑虑与动态调整
我最初担心基金规模过小导致清盘,但数据打消了我的顾虑:
规模安全垫:截至 2025 年 3 月,基金规模达 20.48 亿元,远超 5000 万元的清盘红线。
持有人结构:机构持有占比 30.43%,长期资金的参与增强了稳定性。
此外,我通过组合再平衡优化风险:将 30% 仓位配置于红利低波基金,50% 投向半导体 ETF,20% 持有黄金 ETF,既保留科技板块的弹性,又通过红利资产对冲波动。这一策略在 2025 年 6 月市场回调时生效 —— 科技股下跌 6%,但红利基金逆势上涨 1.2%,组合整体回撤控制在 2% 以内。
四、长期愿景:从 “财务自由” 到 “可持续配置”
我的目标是通过分红复投实现被动收入。按当前股息率和份额增长速度,预计 2027 年每月分红可达 3 万元,覆盖日常开支。我特别关注基金的分红稳定性:成立以来累计分红 16 次,每份分红 0.51 元,且合同规定每次分红不低于可分配收益的 10%。
崔蕾的建议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心:红利基金适合作为养老、教育金等长期资金的核心仓位。在利率长期走低的背景下,6% 的股息率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收益,而低波动特性可降低组合整体风险。
结语:一场 “反脆弱” 的投资实践
我的故事折红利低波策略的反脆弱性:在市场不确定性中,它既能通过分红提供现金流,又能通过低波动缓冲风险。正如崔蕾所言:“红利资产是时间的朋友,当市场情绪退潮,真正的价值才会显现。” 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南方红利低波 50ETF 联接 C 不仅是一只基金,更是一种穿越周期的资产配置哲学。

一、策略选择:从 “冒险” 到 “防御” 的转变
我此前偏好科技股投资,但 2024 年一季度市场剧烈波动让我意识到风险敞口过高。通过研究,我发现红利低波策略具有 “抗跌 分红” 的双重优势:
高股息防御:标的指数(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 50)覆盖银行、能源等传统行业,股息率长期维持在 6% 以上,2025 年 4 月达 6.13%,处于近十年 95.9% 分位。
低波动特性:指数通过波动率筛选成分股,近三年最大回撤仅 - 9.47%,远低于沪深 300 的 - 40% 以上。例如,2024 年市场大跌时,该基金最大回撤仅 - 8.36%,而同期偏股基金平均回撤超 20%。
我选择 C 类份额(008164)的原因在于其交易灵活性:免申购费、持有 7 天以上免赎回费,适合阶段性资金配置。我分批建仓,在 2024 年 11 月累计买入 95 万份额,计划通过分红复投实现长期复利。
二、市场验证:震荡市中的 “避风港”
2025 年一季度,市场因经济复苏预期反复陷入震荡。我持仓的科技股净值波动加剧,但南方红利低波 50ETF 联接 C 表现稳健:
短期收益:近 1 月收益率 1.8%,排名同类前 5%;近 3 个月收益率 3.25%,排名前 18%。
分红支撑:2025 年已进行 4 次分红,每次每 10 份派 0.16 元,95 万份额每次可获分红 1.52 万元,复投后份额持续增长。按此节奏,预计 2025 年 1 月份额将突破 100 万,月均分红接近 2 万元。
这一表现印证了基金经理崔蕾的判断:在利率下行周期,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凸显。崔蕾管理该基金超 5 年,通过 “高股息 低波动” 双因子策略,实现了任职回报 41.37%,年化收益超 8%。她在 2024 年公开表示,央企市值管理政策推动下,高分红企业的长期价值将进一步释放。
三、风险把控:清盘疑虑与动态调整
我最初担心基金规模过小导致清盘,但数据打消了我的顾虑:
规模安全垫:截至 2025 年 3 月,基金规模达 20.48 亿元,远超 5000 万元的清盘红线。
持有人结构:机构持有占比 30.43%,长期资金的参与增强了稳定性。
此外,我通过组合再平衡优化风险:将 30% 仓位配置于红利低波基金,50% 投向半导体 ETF,20% 持有黄金 ETF,既保留科技板块的弹性,又通过红利资产对冲波动。这一策略在 2025 年 6 月市场回调时生效 —— 科技股下跌 6%,但红利基金逆势上涨 1.2%,组合整体回撤控制在 2% 以内。
四、长期愿景:从 “财务自由” 到 “可持续配置”
我的目标是通过分红复投实现被动收入。按当前股息率和份额增长速度,预计 2027 年每月分红可达 3 万元,覆盖日常开支。我特别关注基金的分红稳定性:成立以来累计分红 16 次,每份分红 0.51 元,且合同规定每次分红不低于可分配收益的 10%。
崔蕾的建议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心:红利基金适合作为养老、教育金等长期资金的核心仓位。在利率长期走低的背景下,6% 的股息率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收益,而低波动特性可降低组合整体风险。
结语:一场 “反脆弱” 的投资实践
我的故事折红利低波策略的反脆弱性:在市场不确定性中,它既能通过分红提供现金流,又能通过低波动缓冲风险。正如崔蕾所言:“红利资产是时间的朋友,当市场情绪退潮,真正的价值才会显现。” 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南方红利低波 50ETF 联接 C 不仅是一只基金,更是一种穿越周期的资产配置哲学。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