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用一根久违的长阳点燃了投资者热情——8月13日沪指创下2021年12月以来新高,14日一度摸高3700点关口。更值得玩味的是,沉寂十年的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在8月11日历史性突破2万亿元大关。真金白银正在涌向资本市场:散户加速入场、外资持续回流、权益基金发行回暖,叠加居民储蓄向权益市场迁徙的趋势日益明朗。机构普遍预判,未来险资和理财资金将成为“存款搬家”的主力军:一方面保费高增长为市场输送稳定“长钱”,另一方面固收资产收益率承压正倒逼理财资金加速转向“固收+”及多资产配置赛道。这场由多元长期资金驱动的行情,正为A股注入前所未有的韧性。
浪潮之巅,三大科技主线正撕裂云雾
当市场迎来系统性机会,真正的领涨先锋已率先步入技术性牛市。AI产业链的裂变式发展,催生出三条清晰度飙升的赛道:
机器人赛道正上演现实版“速度与激情”。8月14日揭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百米“飞人”大战的机械身影引发全球瞩目。这场竞技背后,是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的集体冲刺:研发制造、量产出货、资本助力环环相扣。数据显示,年内该领域投融资事件达96起,金额突破265亿元。资本市场更是用真金白银投票——人形机器人板块近两月涨幅超20%,个股爆发力惊人,宣告着赛道已进入价值重估深水区。
科创芯片国产化浪潮迎来政策“核动力”。数据局释放关键信号:我国集成电路已构建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的全产业链壁垒,鸿蒙系统生态设备突破11.9亿台,人工智能专利占全球总量60%。天风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动能不减,AI驱动与国产替代形成双击效应。叠加二季度产业链业绩全线飘红,三季度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等环节的业绩弹性,将与设备材料、算力芯片的国产突破形成共振。
计算机板块成机构围猎新高地。最新研报揭示,当前机构对计算机板块配置仍处低位,AI与自主可控成为核心持仓方向,金融科技关注度陡升。该机构预判2025年科技将是贯穿全年的主线:AI模型进化驱动算力与应用螺旋上升,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则倒逼信创产业加速。当板块迎来基本面与政策面双重拐点,“增持”评级恰是对时代浪潮的精准预判。
对于普通投资者,与其在数百只科技股中艰难掘金,不如借道精准布局细分龙头的指数工具。聚焦计算机全产业链机遇,可关注$南方中证全指计算机ETF发起联接C$ (A类:021653,C类:021654);把握科创板硬科技突围红利,$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A类:021607,C类:021608) 上周五斩获五连涨,创一年新高;
而前瞻布局AI与机器人融合赛道、捕捉具身智能爆发机遇,覆盖全产业链的$南方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 (A类:020607,C类:020608) 正成为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利器。当科技革命撞上资本洪流,这些指数工具恰是普通投资者参与时代红利的最短路径。#沪指创近10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