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红荔#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市场资金向红利低波资产迁徙的步伐加速,背后或是低利率时代中资金对于稳健性和确定性的共识性追逐。
稳健性方面,一方面,年内海外事件扰动频发,面对不确定性仍然较高的外部环境,红利低波资产的高股息和低波动双重属性或具有比其他资产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红利低波指数为例,成份股选取5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红利支付率适中、每股股息正增长以及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因此指数呈现出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特征。
而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在红利低波指数成份股中的占比接近一半。2025年以来,在包括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公募基金提升基准引导作用,银行等过往欠配的板块迎来增配等多方面增量资金的助推下,银行板块估值持续提升。而且伴随地产、城投压力有所缓解,银行资产质量担忧有望逐步减轻,中长期资金对于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板块或仍有增配空间。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既能捕捉红利资产的长期价值,又能有效缓冲市场波动的配置方案,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确实值得你重点研究。这只基金凭借“高股息+低波动”的双策略内核,在震荡市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配置价值。
一、策略优势:高股息叠加低波动,攻守兼备
“双因子”选股逻辑,追求稳健收益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基金跟踪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采用两层筛选机制:
高股息先行:从A股大盘股中初筛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
低波动优化:再从中精选波动率最低的50只成分股。
这种策略兼顾了分红能力与股价稳定性,典型持仓如中国石化、雅戈尔等,股息率常超5%,市盈率仅约8倍,属于“高性价比防御股”。
行业分散配置,降低单一风险
前三大行业为金融(35.4%)、消费(17.6%)、工业(13.8%),形成“铁三角”结构。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不足0.01%,分散化效果显著,避免过度暴露于单一行业风险。
政策红利强化底层逻辑
2024年新“国九条”要求主板公司分红比例不低于30%,而该指数成分股中国企占比超85%(银行、能源、公用事业为主),在政策驱动下分红稳定性和盈利改善预期持续增强。
二、历史表现:抗跌能涨,回撤控制优异
抗跌性突出:在2024年初市场大幅调整中,基金最大回撤仅-8.9%,远低于沪深300的-40%;
反弹跟涨能力:2024年全年收益达16.53%,在震荡市中显著跑赢多数宽基指数;
长期稳健增长:近6个月累计上涨2.2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36%。
三、分红能力:持续现金流创造复利效应
连续15个月分红,平均每月分红184元/每持有10万份;
分红再投资增厚收益:投资者可将分红自动转投,长期积累额外份额;
现金流属性突出:尤其适合需定期现金流的投资者或希望通过复利积累资产的长期持有者。
四、成本与运作优势:低费率+透明管理
费用低廉
0申购费、持有7天以上0赎回费;
管理费+托管费合计仅**0.6%/年,显著低于主动型基金。
被动管理透明高效
基金经理崔蕾(CFA+FRM,量化背景资深)采用系统化跟踪策略,通过“指数化交易系统”“跟踪误差归因分析”等工具,确保紧密跟踪标的指数。
五、市场适配性:当前环境下的配置价值
低利率环境提升吸引力
前1年期定存利率不足1%,而该基金股息率稳定在5%以上,息差优势明显。
震荡市中的“压舱石”作用
在A股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其低波特性可降低组合整体波动。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以“低波为盾、高息为矛”,在政策加持与市场波动环境中展现出独特配置价值。它适合作为核心防御型资产长期持有,尤其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中等或偏低、追求稳定现金流与复利增长以及在组合中配置“减震”模块的投资者朋友。
可开启每月分红再投资,利用复利效应放大收益;首次配置建议分步建仓,结合市场波动适时加码。若风险偏好较高,可将其作为“基石仓位”,剩余仓位配置科技或消费成长基金,实现攻守平衡。@南方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