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红荔#
廿载股海几浮沉,曾逐白酒与锂尘。
风停楼塌惊梦醒,绿盈户牖剩鸡痕。
幸逢红利低波境,稳舟暗渡千重鳞。
股息长流润枯砚,细水涓涓自生春。
莫羡烟花霎时绚,老窖陈香岁岁醇。
慢富方为大智慧,静守云开见月真。
自2017年开始入市投资以来,我算是亲身体验了A股的疯狂与无常。还记得20、21年那会,“白酒YYDS”的口号响彻云霄,大家一窝蜂地涌向茅台、五粮液,仿佛买了就能躺赚,什么历史估值、百分位根本不看;接着又是“有锂走遍天下”,新能源车和电池概念被炒得沸反盈天,人人都觉得自己抓住了下一个风口。可结果呢?风一停,摔得最惨的总是我们这些追高的普通投资者。中证白酒指数持续调整,直到现在还处于寻底的过程中,锂电龙头更是跌得爹妈不认,账户里一片绿油油,只剩下满地鸡毛的教训。

就在我快对投资绝望的时候,准备“举手投降”的时候,去年年底才通过南方基金社区活动的机会认识了红利资产,知晓了红利资产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明星资产,而是个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不声不响,却稳稳当当地向上爬。我开始研究,发现红利策略的核心是那些真金白银分红的企业,它们不靠讲故事,而是实打实地赚钱、分钱。比如那些公用事业、银行股,长期业绩也是非常稳定,市场再癫狂,它们也岿然不动。

今年初,我下定决心转向了南方家的——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A:008163,C:008164)。市场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那么多,我为何选择这只红利主题指数基金?因为它完美契合了我的“悟道”——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场马拉松。这只基金专挑高股息、低波动的公司,就像个精明的筛子,把A股里真正能持续赚钱的企业都挑了出来 。持有快半年了,体验比我想象的还好。市场一跌,它跌得少;市场一涨,它跟得上,真正是“下跌抗揍、上涨不掉队”。

分红更是实实在在,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自2020年一月份成立以来,累计分红达了18次,虽然每次分红的金额不多,但累积起来,就像细水长流,用来支付日常生活中的水电费也是绰绰有余,或许这就是监管层真正的用意?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之前朋友看了我的投资转向,还笑话我这是“未老先衰的投资观”,说我年纪轻轻就学老头老太太收股息。我不急不恼,反手给他算了笔账:如果二十年前每月定投红利指数,复利下来年化收益能轻松跑赢沪深300。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的数据也摆在那里了——五年涨86.68%,三年涨56%,一年还能稳18%,这不比追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风口强?

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放弃追逐风口,真的对吗?看看今年的市场,答案更清晰了。AI刚炒完,量子概念又冒头,题材股轮番上阵,可结局呢?还是一地鸡毛。散户们追涨杀跌,账户缩水,心力交瘁。反观那些默默分红的企业,它们不声张,却年复一年地贡献真金白银。在注册制全面落地的时代,垃圾股无处遁形,真正的好公司才会浮出水面。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就像马拉松途中的补给站,给你持续的水分和能量,而不是让你在冲刺后虚脱 。尤其现在利率下行,银行存款收益越来越薄,红利资产的吸引力更大了。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红利基金规模猛增270亿,这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觉醒——稳定现金流才是王道 。

回头想想,投资这场修行,激情固然重要,但耐心才是真功夫。南方红利这只基金,我打算长期拿着,甚至择机加仓。它不是最耀眼的明星,却是最靠谱的队友——持仓透明、策略稳健,基金经理不追风口,只专注高股息低波动的本质 。朋友的笑话,我一笑置之;市场的癫狂,我冷眼旁观。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慢慢变富”才是大智慧。好好工作,让资产稳定增值,比啥都强。红利资产就像老酒,越陈越香;而追逐风口,不过是场烟花,绚烂过后,只剩灰烬 。这条路,我会坚定走下去——毕竟,投资的真谛,从来不是速度,而是可持续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