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硬件板块的行情逻辑是什么?#
——从国泰中证通信设备ETF联接C(007818)看AI硬件的“卖铲人”红利
一、我的持仓故事:从“模糊赛道”到“硬核逻辑”的蜕变
2024年7月,我选择定投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C(007818),彼时市场对算力硬件的认知还停留在“炒概念”阶段。如今持有近11个月,14.7%的收益背后,是产业趋势从“预期”到“兑现”的深刻转变。
为什么选这只基金?
底层逻辑清晰:基金跟踪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覆盖光模块、PCB、射频器件等AI算力基建核心环节,是“卖铲人”赛道的典型代表。
估值低位布局:2024年三季度通信板块PE分位值仅11.63%,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较高。
基金经理经验:艾小军管理超5年,任职回报31.81%,跟踪误差控制在行业前列。

二、算力硬件行情的“三重驱动”:不止于AI,更是新基建革命
许多人将算力硬件行情归因于AI,但熊猫君认为,其本质是全球技术迭代与产业重构的双重共振:
1. 需求端:从“训练”到“推理”的爆发式增长AI军备竞赛升级:大模型推理需求激增(如ChatGPT单日Token量增长10倍),推动光模块、高速PCB需求指数级提升。
边缘计算崛起:AI终端(手机/PC)、工业互联网催生小型化、低功耗硬件需求,通信设备厂商迎来增量市场。
2. 供给端: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的双重红利CPO技术突破:国内厂商(如中际旭创、联特科技)实现800G硅光模块量产,良率提升至90%以上,成本较传统方案下降30%。
高端PCB国产化: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在AI服务器载板领域市占率突破40%,打破海外垄断。
3. 政策端:新基建与“东数西算”的长期托底国内“东数西算”工程拉动数据中心投资超万亿,通信设备作为基建核心受益明确。

三、后市展望:三大策略应对波动
1. 短期:关注Q3财报与订单验证核心指标:光模块厂商的毛利率(能否维持30%+)、PCB企业产能利用率(是否满产)。
事件催化:英伟达GTC大会(9月)、国内算力基建补贴政策落地。
2. 中期:把握“设备-材料-应用”扩散逻辑上游材料:高频高速CCL(生益科技)、光芯片(源杰科技)国产替代空间大。
下游应用:AI+工业互联网(如工业富联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3. 长期:定投平滑波动,聚焦“技术护城河”通信设备行业技术迭代快,需持续跟踪厂商研发投入(如华为昇腾生态伙伴)。
建议采用金字塔加仓法:每下跌10%加仓10%,降低持仓成本。

四、给投资者的真心话拒绝“赛道迷信”:算力硬件≠稳赚,需警惕伪龙头(如无量产能力的概念股)。
重视产业链调研:多关注券商产业链验证报告(如集邦咨询、LightCounting)。
保持敬畏之心:科技股波动大,建议配置不超过总仓位的20%。


熊猫君的碎碎念: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与其追涨杀跌,不如深耕产业逻辑。与君共勉!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