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市场概况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65%收于3600点上方,深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北证50指数涨1.1%,沪深京三市成交额18739亿元,较上日缩量245亿元。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海南自贸区、能源金属、稀土永磁、免税店、影视院线、证券、生物制品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银行、CPO概念股表现落后。
02
盘面观察
盘面上,海南自贸区、免税店板块全线爆发,海南发展、中国中免、海南机场等20余股涨停。能源金属板块集体走高,锂矿方向领涨,天齐锂业、盛新锂能、西藏矿业封板。证券板块反复活跃,锦龙股份封板,国信证券、中银证券涨幅居前。影视院线板块午后震荡上扬,幸福蓝海500px涨停。雅下水电概念股延续强势,西藏天路、中国电建、保利联合等多股录得4连板。生物制品板块午后同步走高,智飞生物500px涨停。贵金属板块表现不佳,中金黄金跌超4%。CPO概念股同样震荡调整,太辰光跌超8%,天孚通信、仕佳光子等纷纷下挫。
03
盘后观察
央行开展3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告称,7月24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3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与此前保持一致。同花顺数据显示,当日4505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实现净回笼1195亿元。
国家医保局:集采中选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在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第十一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的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当前,多种因素造成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一是供需结构性失衡,部分行业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现有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有限市场空间内进行竞争;二是部分企业关注眼前利益,缺乏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意识,习惯于拼成本、打价格战,甚至故意制假售假,无视法律底线。三是部分领域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给一些企业铤而走险突破底线以可乘之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打建结合、管服并举,主动出击,坚决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问题。一是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助力化解供需矛盾。加强源头治理,从供给侧发力,严格14类27种重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准入管理,统筹企业增量和存量,严格安全、技术、质量等审批要求,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减少过度进入,防范低质恶性竞争。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公平竞争秩序。加大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2025年计划抽样批次较2024年增加70%。推动开展10种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标识核验试点工作,督促平台经营者加强产品入驻审核,遏制假冒伪劣行为。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建筑保温材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守好质量安全底线。三是加强助企服务,帮助提升产品质量。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对电线电缆、钢筋、摩托车、储能电池等企业、产业实施精准帮扶。探索推进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构建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企业有序竞争。
数据来源:同花顺、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5年7月24日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