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财经新闻,几组数据让我眼前一亮:中芯国际刚公布的25Q2成绩单,营收冲到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华虹半导体二季度也不含糊,营收约5.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产能拉满、价格上扬功不可没;连大洋彼岸的高通Q3财报也透着暖意,营收104亿美元增长10%,净利润更是大涨25%至26.66亿美元。这些行业龙头的暖意,让我不由得重新审视起半导体这条赛道。
说实话,年初市场还在担忧终端需求会不会熄火,如今看来是多虑了。消费电子领域,在国补政策加持和AI功能渗透下,中小尺寸的笔电、平板出货量稳中有升;汽车智能化浪潮推着车载芯片需求,出货量同环比表现亮眼;而云端AI服务器的增长势头更是强劲。接下来,AI模型的快速迭代和终端应用的落地,很可能在8、9月新机潮和下半年新品中引爆新一波需求。需求这口气,显然还足得很。
再看供给端,中国晶圆厂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需求回暖叠加“China for China”的本土化趋势,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运行。虽然之前关税调整带来些局部扰动,但整体订单依旧饱满。一个更积极的信号是,随着外部环境边际改善,今年6月国内半导体设备进口已见回暖,尤其某些高端制程设备价格跳涨——这像极了厂商们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信号,扩产意愿和行业景气预期都写在数据里了。
库存层面同样传递出乐观气息。全球半导体行业库存水位持续走低,日韩、中国台湾等地的库存指数还在向下探。行业整体库存结构趋向健康,去化进程未停。当下库存去化速度或许有波动,但想想未来:AI点燃终端需求、宏观经济逐步回暖、行业库存又处于低位——这三股力量一旦形成共振,很可能触发一轮由“需求增长+主动补库”驱动的量价齐升。半导体行业的长牛底色,真不是随便说说。
看着这些脉络逐渐清晰,我反而更冷静了。科技行情向来分化剧烈、热点轮动飞快,普通投资者想精准捕捉个股机会,难度堪比大海捞针。与其在数千只个股中焦头烂额,不如换个思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借道一只深耕科技创新赛道的基金,布局整个产业链,既省心,也更可能把握住行业贝塔的红利。
比如$南方信息创新混合C$ (007491),它的策略就是聚焦科技创新浪潮中的真金。这只基金选股灵活机动,当下重点锚定半导体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历史战绩颇有说服力:近一年豪取50.37%的回报,大幅跑赢同类平均的37.59%,超额收益实实在在看得见!
当晶圆厂机器轰鸣,当AI点燃新一轮需求引擎,半导体长牛的逻辑依然坚挺。与其在行情起伏中焦虑,不如借基入局,让专业舵手带你锁定这条高增长赛道里的真机会。浪潮奔涌时,站对位置,往往比奋力划水更重要。想搭上这趟科技快车的朋友,不妨看看这类聚焦硬核科技的基金,或许能省下不少折腾的功夫。#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PCB猛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