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固态电池黄金发展机遇#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固态电池正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圆信永丰高端制造混合$ 基金(006969)凭借对政策导向的精准把握与新兴场景的前瞻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量产、低空经济配套、储能系统升级等领域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捕捉固态电池产业红利的核心标的。
一、政策体系化构建与行业标准落地
2025年工信部首次将全固态电池纳入国家战略级标准体系,明确2027年前实现400Wh/kg电池的中试量产目标。这一政策突破不仅统一了材料性能与安全测试标准,更通过“标准先行”引导产业链资源向技术成熟企业集中。基金经理党伟敏锐捕捉这一政策红利,重点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解质材料企业:
三祥新材:作为锆基电解质龙头,其产品通过液相烧结工艺将成本降至35万元/吨,且已通过工信部全固态电池标准认证,与清陶能源签订3年供货协议覆盖10GWh产能。
中科电气:全球首条百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全自动产线已于2025年3月调试完毕,其硫化锂产品纯度达99.99%,满足工信部《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技术规范》要求。
这种政策导向的配置策略使基金深度受益于国产替代与标准认证红利。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例,2030年全球市场空间将达3900亿元,而基金重仓的中科电气已锁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的量产订单。
二、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的“练兵场”与增长极
随着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eVTOL对电池的“三高一快”(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环境适应性、快充)需求倒逼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基金前瞻性布局两类企业:
电池制造端:卫蓝新能源的314Ah大容量电芯已切入eVTOL领域,其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60Wh/kg,配套亿航智能EH216-S机型实现150公里续航。基金通过重仓卫蓝新能源关联企业,间接分享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红利。
材料配套端:贝特瑞的硅碳负极(比容量2000mAh/g)与杉杉股份的硬碳负极(适配半固态电池),分别满足eVTOL对高能量密度与长循环寿命的需求。华勤技术作为消费电子与低空经济交叉领域的黑马,其无人机电池管理系统已送样恩力动力等头部厂商。
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固态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将占据20%以上份额。基金通过“电池+材料+系统”的立体布局,形成从电芯到整机的全链条收益闭环。
三、储能革命: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储能系统对高安全、长寿命电池的需求激增。基金重点配置两类场景:
通信基站储能:南都电源的783Ah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循环寿命超万次,已在浙江龙泉磷酸铁锂储能示范项目中验证商业化潜力。基金通过重仓南都电源,锁定5G基站替换潮带来的千亿级市场。
电网级储能:国轩高科的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已装车测试超1万公里,其摩洛哥基地规划40GWh产能,目标覆盖欧洲电网储能市场。基金通过持有国轩高科,分享全球储能装机量年均30%的复合增长。
这种“分布式+集中式”的储能布局,使基金在享受传统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同时,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以通信基站为例,2025年国内替换需求将达1000亿元,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从不足5%跃升至25%。
四、基金策略与行业趋势的深度共振
党伟团队的“政策+技术+场景”三维投资逻辑与固态电池产业特征高度契合:
技术路线选择:聚焦硫化物电解质(高离子电导率)与氧化物电解质(耐高温)双路径,既规避单一技术路线风险,又把握差异化优势。中科电气的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10⁻ S/cm)与三祥新材的氧化物电解质(耐温>800℃)形成互补。
风险控制:通过分散持仓(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仅35.86%)降低个股波动冲击,同时保持对固态电池产业链30%以上的配置比例以锁定行业收益。
估值锚定:采用“终局思维+动态修正”策略,对电解质材料企业给予30-40倍PE估值,对设备企业给予25-30倍PE估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策略在2025年一季度已显成效:基金净值增长率达81.07%,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政策合规+技术落地”双标准,既投资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企业,又锁定与eVTOL、储能客户签订量产协议的电池厂。
综上所述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经历“政策筑基—场景裂变—生态成型”的跃迁。$圆信永丰高端制造混合$ 基金凭借对政策红利的精准捕捉、新兴场景的前瞻布局与技术路线的动态平衡,有望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持续领跑。随着2027年全固态电池量产元年的临近,基金的“政策合规+场景卡位”策略将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为投资者带来政策赋能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