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31 13:04:45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AI学会“颠勺”“具身智能”时代真的来了吗?

智能生产线精准切割食材,由炒菜机器人烹饪完成“麻婆豆腐”,机械臂调配出香气浓郁的咖啡……3月25日至27日,在成都的第112届全国糖酒会现场惊现了“机器人主厨天团”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展会风向标,本届糖酒会吸引了超过66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其首次设立的“AI专区”,不仅是技术成果的秀场,更可能是对未来十年产业变革的预演。那么,现代厨房正在如何“进化”这些变化又会如何影响投资今天,大伙不妨先随小编一起去现场看一看吧!

“赛博”美食来了 干饭人直接炫三碗

你还以为AI只会聊天、写论文、写代码吗?不!格局打开!从“赛博厨子”到“无人化食品工厂”,AI正在把“吃”这件事玩成科幻片。

1、“AI厨师”开始掌勺


在展会的开放式厨房中,炒菜机器人正在精准复刻非遗配方,辣子鸡20秒升温300度爆香,宫保鸡丁“荔枝口”的糖醋比零误差。所以说当川菜遇上AI,就无疑是上演了一出AI版的《中华小当家》!


目前这套“机器人+智能菜谱+后厨管理系统”已在成都多家餐馆落地,使得后厨人力成本降低了60%,出餐效率提升了3倍。【1】小编认为,出餐标准化可能一直是中式餐饮的痛点,而这一套“AI后厨组合拳”可谓是一剂“对症药”,未来或有望成为连锁餐饮的新标配。


            AI炒菜机器人复刻的麻婆豆腐

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麻婆豆腐、歌乐山辣子鸡……成都糖酒会现场 机器人炒起来》,2025.3.25;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咖啡机器人现场给你打杯拿铁

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麻婆豆腐、歌乐山辣子鸡……成都糖酒会现场 机器人炒起来》,2025.3.25;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无人化”食品工厂


除了AI大厨,现场还有企业带来了智能生产线,如中式酱卤肉制品智能生产线、酱腌菜智能生产线等。它们就像一个个不知疲倦的“产业工匠”,以酱卤肉生产线为例,从卤水配比到火候控制全自动拿捏,生产流程高效又精准。


可以预见的是,与AI技术深度融合后,食品工厂较有可能会变成一个真正的“无人工厂”,所有食物都将由其开发、生产、制造、配送。


3、食品安全“AI保镖”


在本次展会上,小编还看到了白酒行业的技术革新。比如,某公司的第四代AI全息防伪技术,其通过纳米级纹理识别实现“一品一码”,为白酒的防伪溯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另一款被展出的酒标缺陷检测设备,则可在0.5秒内完成酒标瑕疵的高精度识别,效率让人惊叹。


对于各大食品老字号而言,这样的AI技术就像是食品界的“AI保镖”,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质检,为自家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力”保驾护航。


4、AI研发出“食品新配方”


除了展会上的新技术,AI也开始逐渐在食品研发方面 “上分”。


近期,某食品行业巨头宣布成功开发出一款AI工具,旨在加速新口味产品的研发进程。该AI工具能够识别并增强如“烧焦味”“蛋香味”等气味特征,也能够调整“黄油味”“香草味”等风味特征,从而创造出新的配方,进一步优化食品的感官体验。


从后厨到食品工厂,从防伪到新配方研发,AI可能正在重构整个食品产业。不过小编认为,这波“赛博美食的革命”可能仅是 AI 应用的冰山一角。我们相信,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突破,AI应用场景也会被不断拓展。此外,随着更智能的炒菜机器人“问世”,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今年人工智能的又一个大趋势,那就是“具身智能”或正在落地。在2025年,这也有望会成为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之一

从“离身”到“具身”AI厨师炒出“锅气”?

用时仅3分多钟,智能机器人大厨LAVA就自动炸制出一篮薯条。这款机器人不仅拥有视觉和触觉系统,能够自主识别和感知工作环境,还能根据厨房空间大小的变化,自主调整动作幅度,灵活适应不同厨房环境【2】。在小编看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自动化升级,可能更是人工智能从“离身”到 “具身”的跨越。

那么,究竟什么是具身智能呢?

根据中国信通院报告

具身智能是指依靠物理实体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实现智能增长的智能系统,从字面可理解为“具身化的人工智能”。其中,“具身”是前提,“智能”是核心。该报告进一步指出,可以用“三个要素”来对其进行理解,即环境、本体、智能。

     具身智能的“三要素”概念内涵示意图

资料参考:中国信通院《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2024.8.30;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具身智能的本体形态十分丰富包括四足轮式履带式人形等甚至智能汽车也是具身智能的典型形态之一。从智能体来看,2023年AI大模型的高速发展为机器人更优的感知、决策、交互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比如Figure02机器人,它采用了与OpenAI合作开发的AI模型,这让它在对话时反应更快,推理也更符合常识。


具身智能物理实体形态多样


中金公司《具身智能系列(一):智机融合,人工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2024.8.28;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里,小编要指出的是,具身智能不仅是简单的“给电脑装轮子”而是让AI通过物理实体(如机械手臂、摄像头等),像人类一样用五感六觉感知环境用肢体动作与环境交互,并通过持续学习形成“记忆”。简而言之,就是让AI真正实现“眼到、手到、心到”的迭代进化

有机构就指出

这样的具身智能有“三能”【3】

一是,打破预设逻辑,不再依赖预定义的复杂逻辑来管理场景;


二是,能形成学习进化机制,持续获取交互反馈来实现环境自适应;


三是,能通过身体与环境交互产生新的交互数据,并用于实现智能增长。

这里,小编还是以AI厨师来举例,传统自动化炒菜机可能会先预设100种菜谱,只要在菜谱内炒菜机都可以烹饪自如,但如果遇到“陌生”的非预设食材时,可能就会无能为力。但对比来看,具身智能机器人如果看见冰箱里的剩余食材(如鸡蛋和剩饭),就可能会基于知识图谱自主生成较优烹饪方案(如蛋炒饭制作流程),并调整火候,最终实现烹饪过程的全自主控制。


前瞻未来,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有望在各个行业找到适合自身落地的应用场景。比如,服务业前台(营业部客户接待)、采矿业(物料挖掘搬运)、水电热气(电力巡检)、看护养老业(康养陪护)、装备制造业(工业制造)、医疗卫生业(手术机器人)、住宿和餐饮业(餐饮服务机器人)等【3】。


           人形机器人能够胜任的多元场景

资料参考:中金公司《具身智能系列(一):智机融合,人工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2024.8.28;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指南  具身智能“这碗饭”还香不香?


目前,具身智能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在技术上取得了多点突破,展现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小编认为,具身智能很有可能成为2025年投资圈的热门风口之一


1、政策强力支持

这里,伙伴们先来感受下什么叫 “官方认证真香”——


2025年,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被写入《2025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地方积极跟进,北京、深圳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旨在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这传递出了什么信号?小编认为,作为全球科技竞争和合作的关键领域,具身智能或已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具身智能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资料参考:东吴证券《具身智能:万亿赛道,落地元年》,2025.3.23;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技术多点突破

核心技术突破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伴随着车企、科技企业与投资方的加速涌入,具身智能正在迎来密集的技术突破

3月25日,Figure宣布将强化学习用于人形运动的端到端神经网络。


G1机器人已实现侧空翻、720度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


目前,国内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卡脖子环节——“灵巧手”,其传感器方案可覆盖高精度力觉、滑觉等多模态感知需求。


3、市场前景广阔

机构表示,具身智能将赋予各种物理实体四个关键能力,即对环境动态变化的自适应能力多任务行动的泛化能力交互方式的拟人化表现和更高的任务执行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这些能力的提升或有望带来更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5】。


2023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已达4186亿元。前瞻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的广泛应用前景,有望推动具身智能市场的规模得到持续增长,机构预计,2027年这一市场规模或将达到6328亿元。


               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参考:东吴证券《具身智能:万亿赛道,落地元年》,2025.3.23;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4、产业链机会多多

“既要有脑力,又要有身体”的具身智能,所包含的产业十分丰富,其产业链涵盖了上游的硬件基础中游的技术核心以及下游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已然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元且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小编相信,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驱动下,具身智能的长期布局窗口或已打开,产业链许多环节均蕴含了一定的投资机遇。


              具身智能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参考:中国信通院《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2024.8.30;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总 结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目前已在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链的完善,具身智能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此背景下,全球围绕具身智能的竞争也已经拉开帷幕,国内产业链有望凭借技术积累、创新精神、产业优势,成为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领跑者。鉴于此,大伙儿不妨积极关注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产业动态,适时把握其中的投资机遇!

$诺德新生活混合A(OTCFUND|006887)$ $诺德新生活混合C(OTCFUND|006888)$ $诺德研发创新100(OTCFUND|007737)$

【1】中国新闻网《直击成都糖酒会现场:机器人“炒”起来了》,2025.3.26

【2】央广网《机器人大厨LAVA 五道口开炸薯条》,2025.3.258;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中国信通院《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2024.8.308;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4】中金公司《具身智能系列(一):智机融合,人工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2024.8.28;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5】中国信通院《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2024.8.308;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本内容版权归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仅供参考。未获得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或修改。本内容基于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内容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类别的投资建议,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不承担投资者因使用本内容而产生的任何责任。

风险提示:任何投资都是与风险相关联的,越高的预期收益也意味着越高的投资风险。请您在投资任何金融产品之前,务必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投资期限、收益要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对自身的资产做一定的合理配置,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收益。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