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ETF VS银行理财 闲钱打理谁更香?#在利率下行、资产配置需求升级的当下,闲钱打理的“安全垫+流动性+收益性”三角平衡成为投资者核心诉求。
债券ETF:国家信用背书下的透明风险
以博时中债5-10农发行C为例,其跟踪的农发债由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享有“准国债”信用等级,违约风险趋近于零。基金持仓以5-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为主,成分券平均剩余期限7.2年,收益率高于同期国债约30BP,且持仓透明度极高——每日披露前五大债券持仓及久期结构,投资者可清晰预判利率波动对净值的影响。
债券ETF:盘活闲钱的“液态资产”
债券ETF支持场内T+0交易,资金T+1日到账,且无申购赎回费用。以博时中债5-10农发行C为例,投资者可在开盘后实时卖出,若遇利率突发上行导致净值回调,可立即止损;反之,若预期降息,可加仓捕捉资本利得。2025年5月央行降息后,该基金单日成交额突破12亿元,流动性堪比股票。
债券ETF:长久期策略的“戴维斯双击”
在利率下行周期,债券ETF的资本利得与票息收入形成共振。2023年政策利率累计下调30BP,博时中债5-10农发行C年化收益达4.8%,跑赢同期银行理财平均收益1.3个百分点。其抽样复制策略持有30只高流动性成分券,杠杆比例严格控制在20%以内,既能捕捉利率下行红利,又规避过度杠杆风险。
2025年5月央行“双降”释放1万亿元长期资金,推动债券市场走强。政策利率下调直接推高债券价格,而存款利率下行迫使资金向债市分流。在此背景下,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信用债ETF贡献超2000亿元增量资金。博时中债5-10农发行C作为旗舰产品,年内规模增长142%,机构持有比例达89%,成为险资、券商自营的标配底仓。
在净值化转型与信息透明度革命的驱动下,债券ETF正从机构“专属工具”走向大众理财。其显性化的风险收益特征、高效的交易机制对于追求“可控性+收益弹性”的投资者,以博时中债5-10农发行C为代表的债券ETF,或许正是闲钱打理的“终极答案”。@博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