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通过芯片+应用双重布局可更全面把握后续投资机会。
(1)芯片引擎:国产算力市场规模增长显著,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从产业趋势看,需重点关注北美动态。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芯片及配套机柜已呈现放量态势,二季度GB200芯片大规模出货,下半年GB300或陆续进入组装与出货阶段,芯片迭代周期缩短、速度加快。
国内市场方面,大模型如DeepSeek-R1、字节豆包等在技术实力与表现上持续追赶海外头部,国产GPU市场亦孕育较大投资机会。部分此前业绩亏损的国产算力标的,今年市值及股价涨幅已显著超越短期业绩释放节奏,市场对其估值合理性存疑。但从产业趋势与市场空间来看,国产算力尤其是GPU领域的长期机会明确。
据英伟达二季度财报说明会,黄仁勋指出国内算力芯片市场规模可达500亿美金,未来年均复合增速约30%,对应人民币市场体量3000-4000亿元,且增速持续。受海外制裁与国内算力推进政策影响,未来几年国产算力芯片(含GPU、ASIC)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这一逻辑优于新能源行情(2019-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从5%提至40%)。当前国产算力渗透率预计今年达20%-30%,明后年将突破50%,且提升速度或超预期。近期新闻联播提及国产算力新进展及芯片性能对比、外媒报道半导体设备突破与英伟达采购限制,均为国产算力市场扩容的重要催化。
需求端,按4000亿市场规模计算,头部企业若占据10%份额,营收可达400亿,结合30%-40%净利率,头部企业净利润有望达100-200亿,需求端支撑明确。供给端,国内先进制程产能近年持续扩张,2026年前产能有望逐步释放,国产GPU产能瓶颈或缓解。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是核心支撑,字节今年资本开支或达1800-2000亿,其中GPU采购规模约900亿;叠加其他大厂及运营商需求,3000-4000亿市场体量与资本开支数据可相互印证。
当前流动性宽松叠加经济温和复苏,成长风格占优。在各成长赛道中,国产算力产业链因业绩兑现能力强、增速可观且具备渗透率提升逻辑,明年业绩与订单有望显著释放,成为科创AI板块股价上涨的底层驱动。头部算力公司明年估值约30倍,整体处于合理区间,短期股价上涨主要源于业绩预期改善,未现明显透支。
(2)应用引擎:推理端多赛道发展迅速,全球AI长坡厚雪
应用端受益于大模型持续进化,DeepSeek-R1突破后国内大模型迭代加速,美团近期发布Longcat大模型新版本及agent功能,港股科技公司亦在AI领域持续投入,产业趋势明确,叠加政策支持,国产算力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大模型能力增强推动下游应用软件月活增长,未来应用端商业模式将更清晰,变现能力有望提升。应用端还涵盖人形机器人、智能家居、AI手机终端端侧SoC等赛道。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早期阶段,特斯拉Optimus V3设计方案即将明确,量产指引及国内厂商订单有望落地,预计明年进入逐步量产阶段。
9月消费电子旺季,国内外厂商陆续发布AI手机、AI眼镜等新品,存储价格三季度已现上涨,反映备货需求增加,端侧SoC标的或受益;未来手机AI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伴随AI功能丰富,算力需求同步增长;总体来看,AI算力需求正从训练侧向推理侧倾斜,推理端将主导未来算力需求增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英伟达巨资押注OpenAI,能否引领AI未来?##金价逼近38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股神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