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震荡回调:上涨734,下跌4644,涨停52,跌停16
8连阳后,上证指数终于下跌,收了一根阴线。盘中最高3704,可惜下午回调,全天跌幅0.46%,收于3666.44. 下跌有啥原因吗?
看了一圈,还真没找到非常确定的理由,就是市场涨多了。
昨天提到一个扎心的事实:上证指数距离2021年的最高点,只有不到2%的距离,但很多人持仓里的收益距离2021年的高点差距,可不止2%,有的人甚至还是亏20%以上。
于是我就有个问题,现在大盘指数、行业指数距离上一轮小牛市(2020~2022年)的最高点,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
数据统计了一下,还真让我意外,有一个行业,居然还能涨幅28%。
具体看下表:
通信行业,以28%的涨幅,傲视其他行业。行业涨幅这么大,主要还是依靠2只最大的权重股。这2个还都是CPO光模块相关的产业。光模块是建立AI大模型数据中心的主要设备之一,所以说到底通信涨这么好,是在AI概念的加持。
除去通信,只有3个行业是相比2020~2022年最高点是上涨的,机械设备、汽车、银行,但整体的涨幅都不超过5%。
更多的指数,相比上轮小牛市最高点还是跌的。
上证指数跌幅1.3%,这里面主要是银行起了大作用,拉起来上证指数;
电子行业(含芯片)也相对来说不错,只跌了7%,今年再涨涨,是可以突破之前高点的。
其他行业的跌幅都在10%以上:国防军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 跌幅在15%以内,中证500跌幅在16.4%。
排名后4名的,跌幅都在40%以上,具体有:食品饮料、商贸零售、房地产、美容护理。
白酒医药新能源,对应这个表里的行业就是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这哥3几乎就是上轮牛市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也是现在套牢基民最多的三个行业。
截止到目前,相对上轮小牛市的最高点,跌幅分别是50%、34%、44%。
这3个行业,也是过去几年反复给大家做风险提示的行业,只要能避开这3个行业,老实说,就已经能够少亏很多了。
说说今天的市场,除去几个行业外,大部分是跌的。
AI芯片龙头,寒王,今天大涨10%。依然是围绕H20芯片的问题,英伟达目前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来证明其芯片的安全性。
市场上已经开始传言,让各家互联网大厂停止采购H20芯片。嗯,我目前对这个可信度抱怀疑态度。
没有官方的文件,我也不是这个产业链里的从业人员,得不到一手信息,有相关信息的读者可以私信我~
至于到短期的炒作,就是那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别管怎么辟谣,先把这票干了。
值得注意的是,寒王要准备定增了,预计最大募集股数:2,091.7511万股,我算了算大概是200亿左右。
这种热点,我是从来不怎么去蹭的。
$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QDII)A$里的几个权重股,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
网易:二季度,净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9.4%;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同比增长21.8%。营业收入比预期的稍微低一点。
京东:二季度,公司净营收为3566.6亿元,同比增长22.4%;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2亿元,去年同期为126亿元。典型的增收不增利,这个情况好理解,二季度正式开启了外卖、闪送大涨,客户补贴、人员工资社保、系统搭建等等,都需要烧钱。
这个情况,就不能看利润了,就看营业收入。烧出的钱,要能转换成更多客户的下单资金才是目标。从这个角度看,还是比分析师预期要好的。
昨晚有读者和我说,已经以后就不要说:小白以宽基为主,还是改成普通人,大部分人都应该以宽基为主。
这让我想起来几年前,和读者说的,小白不要碰“中概”,结果被一些人解读为,只要买了中概,就不是小白。于是就有了后面,最大亏60%,目前盈利20%的名场面,也是无数老读者的回忆。
我主打一个听劝,以后就按照读者建议的:不说小白,直接说大部分人、普通人来指代。
大部分人还是宽基为主,行业基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