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AI时代下半导体投资机遇》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鹏华基金嘉宾分享半导体投资策略。首先,介绍了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方法,强调长期视角和左侧投资。其次,分析了半导体行业的高壁垒和国产替代进程,指出AI、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机会。然后,探讨了AI驱动的产业周期,建议关注算力芯片和汽车芯片。接着,展示了国产化率显著提升的成果,但高端领域仍需追赶。最后,解读了政策支持方向,并预测2025年行业将持续上行,建议把握国产替代和AI应用带来的投资机会。
1 王璐分享半导体投资策略。
王璐介绍了他的从业经历和投资理念,强调自下而上深度研究,聚焦成长板块他采用低换手策略,基于长期视角选择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业绩增速确定、远期空间大的行业和个股,偏好左侧投资以应对成长股的高波动性。
2 半导体行业竞争壁垒高且复杂。
王璐指出半导体产业是精密高端制造业,良率控制难度大,需兼顾性能与成本设备和材料的国产替代由国资晶圆厂推动,刚性较强;设计环节品类多样,技术难度差异大,低端产品已实现国产替代,高端产品如CPU、GPU在AI浪潮下快速进步。
3 国产替代处于初期阶段。
王璐认为技术创新驱动的芯片投资机会集中在AI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国内厂商凭借快速迭代占据主要份额人工智能将赋能智能终端,带来新需求和新机会新技术变革可能重塑竞争格局,如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王璐建议通过产业链跟踪寻找这类投资机会AI产业趋势对半导体赛道影响显著,成长路径有望持续加强。
4 AI驱动半导体产业周期成长。
王璐分析了半导体产业在AI驱动下的成长周期,指出算力芯片、存储芯片及汽车芯片是主要增长点他强调国产替代的确定性,特别是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芯片需求建议投资者关注国产替代和新产品周期两条主线,把握政策支持下的投资机会。
5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成效显著。
王璐指出,中国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率从五年前的不足3%提升至20%,供给端占全球比重接近6%在设备领域,28纳米及以上制程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但先进制程仍需追赶芯片设计方面,中低端产品具备竞争力,高端CPU、GPU仍落后制造领域国内龙头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晶圆厂。
6 国产半导体产业仍需追赶龙头。
王璐分析了国家扶持半导体产业的三方面政策导向:首要目标是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应对外部技术封锁;其次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实现自主可控;第三是基于市场化需求,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国家通过大基金三期等举措重点布局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
7 1.半导体产业政策与周期分析。
王璐介绍了国内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四点政策,包括专项基金、经济转型、人才吸引和产学研合作他分析了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特点,指出22年进入下行周期,24年二季度出现拐点信号,并强调产业链调研和产能利用率是判断周期的重要指标。
8 2025年半导体行业持续上行。
王璐认为2025年半导体行业将持续上行,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国产替代、政策驱动的并购整合和AI应用驱动的产品周期三个方面。国产替代加速进行,国内企业在技术突破上取得进展;政策推动并购整合,具备平台化能力的公司有望巩固市场地位;AI应用可能带动需求端爆发,下半年机会较大。
9 半导体行业波动应对策略。
王璐分析了半导体行业高估值特性,指出需区分市场杀估值与杀业绩情况市场整体回调时建议保持定力,业绩下行期则需及时止损他建议投资者左侧布局,把握行业周期成长特性。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