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盘中光学光电子、游戏、电网设备以及消费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小金属、医疗服务、船舶制造以及银行等行业表现较弱。居民储蓄正在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形成持续的增量资金来源。
2025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预期由负转正,结束此前连续四年的下滑趋势,其中科技创新领域盈利弹性最为显著。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中长期来看,居民储蓄转移、政策红利释放及盈利周期回升三大动力依然稳固,中期慢涨格局有望延续。预计短期A股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
回过头看债市,前两年在股市持续调整的环境下,纯债固收产品确实表现亮眼。经济弱修复与货币政策宽松推动了债券市场连续多年的牛市行情。比如2023年,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率的平均值还有3.63%;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4.60%,部分以利率债为主的产品年度收益率甚至突破10%,相当可观。
不过风水轮流转。进入2025年以来,债券类资产的收益率逐步走低,股债“跷跷板”效应愈发明显。权益类市场热度上升,股票型产品业绩表现突出。这也让更多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固收+”策略产品——这类产品通常以债券等固收资产打底,再配置一部分弹性较高的资产,比如可转债、股票、量化策略甚至商品等,力求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增厚收益,实现“攻守兼备”。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近期表现异常活跃的可转债市场。新上市的转债品种表现尤其抢眼,成为吸引增量资金的重要因素。比如7月28日上市的伯25转债,上市首日就涨了29.01%,随后价格持续攀升,8月21日盘中突破150元,累计涨幅超50%。同样,7月25日上市的广核转债首日上涨30%,之后也突破140元,累计涨幅超4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券的转股溢价率都不低,伯25达到43.88%,广核也有39.26%,显示出市场对优质新转债的追捧热情。
有机构分析认为,转债新券估值走高可能源于两方面:一是目前转债市场“老龄化”比较明显,剩余期限短、想象空间有限,而新券期限长、定价更具弹性;二是从7月数据来看,基金持有转债规模大幅上升,新进资金很可能是这轮行情的主要推手。虽然当前新券的赔率或许有所下降,但在120元甚至125元以下的中低价券中,仍存在一些在科技或“反内卷”方向有beta机会的个券,值得持续关注。
展望未来,在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保持合理宽裕的背景下,“固收+”产品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尤其随着更多资金从储蓄端流向资本市场,这类产品有望持续受益。此外,转债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权益资产的回暖以及量化策略的补充,都可能成为“固收+”产品后续表现的催化因素。对投资者来说,选择那些持仓透明、策略清晰、基金经理经验丰富的产品,可能是当下比较稳妥的参与方式。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南方昌元C(006031)的业绩表现堪称惊艳。这只采用高弹性可转债策略的“固收+”产品,通过“少量固收打底+个股与可转债增强”的方式,实现了多阶段的亮眼回报。最新净值已升至1.8460,创出历史新高。从短期到中长期的表现均属行业领先:近一周上涨4.22%,近一月大涨15.69%,位列同类第一;近三月上涨31.75%,也是同类第一;近六月上涨23.67%,近一年涨幅高达55.37%。这样连续多个阶段领先的业绩,确实体现出其策略的有效性和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它的策略很有特点:大部分仓位布局于可转债以保持组合弹性,同时通过择时和板块轮动不断优化风险收益比。实际操作中,基金经理刘文良会维持较高的转债仓位,仅在极端市场情况下用少量资金做波段调整。在结构上注重大盘与小盘、偏股与偏债之间的平衡,让股票与转债行业暴露形成互补。个券选择则讲究“头部集中、尾部分散”——对看准的标的敢于重仓,同时通过分散投资来控制下行风险,充分利用转债“下跌有界、上涨有力”的不对称特性增厚收益。
最后也提醒一下,在股市中长期向好的背景下,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作为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指数联接基金,它费率低、流动性好,覆盖A股中一批行业龙头与成长型企业,风格较为均衡,适合作为长期定投或底仓配置的工具型产品。在慢涨格局中,这类产品有望帮助投资者更稳健地捕捉市场整体增长的红利。$南方昌元C$ $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 $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 #大盘3800点 你踏空了吗?##买基金时是挑基金还是挑基金经理?##沪指将挑战4000点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