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债市场的起伏之间,一类理财产品正悄然成为投资界的新宠,它攻守兼备,回答了投资者“鱼与熊掌能否兼得”的问题。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全市场“固收+”基金(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规模已达1.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25亿元,增幅达15.34%。仅8月份,新成立的“固收+”基金就有近10只,募集规模超100亿元。这类产品正从理财市场的配角走向中央舞台,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
为什么是固收+?多资产协同增效,攻守兼备。“固收+”基金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多资产协同增效的能力。它通过在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基础上,配置少量股票、可转债等权益资产,实现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追求相对平稳的回报。与纯债基金相比,“固收+”收益来源更加多元;与股票型基金相比,其波动和回撤更为可控。这种“债打底、权益添翼”的策略,使得“固收+”产品在年内股债市场轮动加速的环境下优势较为明显。其中含权度更高的“固收+”产品表现相对更加突出,同时也更考验基金管理人的投研实力。尤其是采取“固收+可转债”策略的可转债增强型基金,上半年整体表现较为突出。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可转债当前的配置价值。有机构观点指出,转债在过去一段时间呈现出回报高、波动小的特征,持有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优于直接持股。从发行人角度来看,促转股的诉求与公司基本面叙事、事件驱动等属性有较高契合度,预计后续仍会出现不少结构性机会。目前,“固收+”等产品对权益及类权益资产的需求仍然较高,而大量银行转债面临提前或到期赎回的压力,预计未来转债市场的供求关系可能会更加紧张,这将支撑转债继续保持较高的估值水平。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当前利率环境整体偏向宽松,货币维持稳健,这对债市底层资产定价是有支撑的。但信用分化依然明显,一些低评级信用债仍需警惕违约风险。所以“固收+”产品中,固收部分更多的还是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这也符合目前风控优先的思路。可转债作为增厚收益的工具,在当前股性估值不算极端的环境下,确实仍具备不错的性价比。
展望接下来几个季度,我认为“固收+”产品可能还会迎来更多机会。一方面,股市结构性行情仍在,但指数级大涨概率不高,行业轮动加快,这对主动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债市收益率短期大幅上行可能性不大,提供的票息安全垫依然存在。可转债板块中,中低价、有一定股性弹性的品种,预计仍会是“固收+”基金重点挖掘的方向。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南方昌元C$ (006031)的业绩表现堪称惊艳。业绩是产品最好的名片,这只采用高弹性可转债策略的“固收+”产品,通过“少量固收打底+个股与可转债增强”的方式,实现了多阶段的亮眼回报。这样连续多个阶段领先的业绩,确实体现出其策略的有效性和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固收+”产品不是短期现象,而是资产配置框架逐步成熟之后的必然选择。它尤其适合那些既不愿踏空权益行情、又害怕净值大幅波动的投资者。当然,任何策略都需匹配产品本身的风控能力和基金经理的大类资产配置水平。南方昌元C近期的业绩,至少说明在这条路上,有人已经跑出了不错的成绩。#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