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国家医保谈判已经启动。日前,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今年基本医保目录共有534个药品过审,创历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也迎来爆发,141个申报药物中有121个过审。
我们认为,2025年形式审查整体通过率较往年进一步提升,市场比较关心的品种均通过了初审,其中包括多款创新药。同时,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是2025年创新之举。每年的医保目录调整让当年获批的创新药即可有机会进入医保目录,有利于支持创新药发展,我们整体看好创新药械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保目录调整通常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多个环节,形式审查是企业申报后目录调整所有程序中的第一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目录调整中增设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国家医保局明确,2025年制定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
当前国内创新药产业趋势向好,崭露出国际领先的创新实力。从投资角度来看,未来半年至一年将有大量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等待落地,有望持续支撑基本面,并不断为行业带来催化。尽管近期板块涨幅较大,也出现了一定波动,行业整体估值不低,但行业龙头依然有空间,尚未出现泡沫,且还有至少十几个授权有望陆续落地,其中包括多个百亿美金级别的大额交易。
对于CXO(医药外包服务)板块,整体而言,在中美关系缓和及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随着全球创新药研发持续活跃,以及国内政策支持和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CXO板块有望迎来全面复苏。当前行业整体正处于从底部修复向业绩拐点过渡的阶段,板块业绩加速主要是以海外收入为主要来源的CXO拉动。创新药板块一旦出现调整,CXO公司可能会是市场相对偏好的资产。
此外,对于医疗器械板块,市场预计第11批集采价格降幅将较为温和,板块受此影响涨幅明显。我们认为,在“反内卷”背景下,按品牌保量、不以最低价为参考等集采规则优化,表明了医保局支持行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板块下半年业绩或迎来确定性反转,其中设备公司进入低基数阶段,耗材公司有望延续增长趋势。考虑到资金有“高切低”的需求,相对滞涨的医疗器械板块有望迎来补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