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 算算年头,从2018年懵懵懂懂扎进股市这片深水,到现在也有七年光景了。这七年,可真像坐了一趟疯狂过山车,见识了什么叫“风口上的猪都能飞”。先是“白酒YYDS”喊得震天响,仿佛沾点酒气就能点石成金;接着又是“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的狂热,新能源的浪潮裹挟着无数梦想和钞票汹涌澎湃;再到后来,AI、量子、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每一个都披着“改变世界”的华服登场,锣鼓喧天,万众瞩目。我也曾热血沸腾,跟着人群追逐这些耀眼的光环,听着动人心魄的故事,幻想着财富的快速裂变。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喧嚣过后,盛宴散场,留下的往往不是遍地黄金,而是一地鸡毛。那些曾经被捧上神坛的板块、概念,潮水退去,裸泳者比比皆是,账户里的数字也如同坐了一趟惊险的跳楼机,刺激过后是深深的失落和茫然。
就在这反复的折腾与失落中,我渐渐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些不声不响、默默耕耘、持续分红的红利资产。它们不像风口上的明星那样光芒四射,吸引眼球,反而像老黄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向上爬升。看着它们那近乎“龟速”的走势图,对比着风口股上蹿下跳的惊心动魄,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油然而生。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悟道”吧?在市场的喧嚣与浮躁中,我终于触摸到了一点投资的真谛:快即是慢,慢即是快。那些看似风驰电掣的追逐,往往让你在原地打转,甚至倒退;而那份看似缓慢的坚持,却可能引领你走向更远的地方。
于是,今年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开始慢慢将重心转向了摩根资产管理旗下的那只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类005051,C类005052)。选择它,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它的名字就道出了核心策略:“低波”意味着相对较小的价格起伏,不那么惊心动魄;“红利”则代表着真金白银的分红回报。它跟踪的是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这个指数就像一位精明的老园丁,专门在港股通这片园地里,挑选那些能持续结出果实(盈利)、愿意把果实慷慨分享给主人(股东分红)、并且价格(估值)相对合理的50棵“果树”。这策略听起来一点都不性感,甚至有点“土”,有点“未老先衰”——朋友就是这么笑话我的,说我年纪轻轻就过上了“收租公”的日子。但经历过市场癫狂洗礼的我,此刻却觉得这份“土”和“慢”,正是我寻觅已久的安宁。好好工作,让资产在这种稳稳当当的增值中积累,比在惊涛骇浪中搏命要踏实得多。这不正是“慢即是快”最朴实的实践吗?
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放弃追逐那些光鲜亮丽、充满想象空间的风口,真的对吗?看着别人似乎又在新的故事里狂欢,说心里一点不痒,那是假的。但冷静下来,看看今年的市场,和过去几年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不过是换了个马甲,炒完这个炒那个,剧本都没怎么变。喧嚣过后,终究难逃一地鸡毛的宿命。反倒是那些我选择“收租”的企业,它们不靠讲故事,不靠画大饼,而是像一口口深井,依靠扎实的经营,持续不断地向外涌出真金白银的分红。这份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在市场波动时,是抵御风险的压舱石;在时间的长河里,则是复利奇迹的种子。面对朋友的调侃,我反手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二十年前,当大家还在热衷于追涨杀跌、打听内幕消息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布局这些能持续、稳定分红的红利资产,哪怕起点不高,靠着复利那“世界第八大奇迹”般的力量,滚雪球下来,年化收益很大概率能跑赢大家曾经趋之若鹜的沪深300指数!时间,才是这种看似“笨拙”策略最强大的盟友和放大器。
尤其是在当下,注册制已全面落地生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股票供给会越来越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过去那种靠炒小、炒差、炒朦胧概念就能轻松暴富的时代,正渐行渐远,其难度和风险都在成倍增加。在这个“确定性”变得尤为稀缺的环境里,红利低波策略,反而提供了一种“模糊的正确”。它不追求精准捕捉下一个风口,而是立足于寻找那些能持续创造价值、并愿意与股东分享价值的“现金奶牛”。看看数据,从2024年6月底到2025年6月底,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区间累计上涨了22.05%!这或许正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港股中这些被低估的高股息资产,正从无人问津的“估值洼地”,逐渐被市场发现,成为资金认可的“现金流高地”。而且,别忘了,我们现在身处一个降息周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低位徘徊,银行利息跑不赢通胀是常态。这时,高股息资产提供的“利差”价值就格外诱人——相对于低利率的存款和债券,它能提供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额外收益回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像追求长期稳健的险资、养老金这类“聪明钱”,都在悄然加大对港股红利资产的配置力度。资金的流向,往往是最诚实、最有力的投票。
当然,我清醒地知道,“低波”不等于“无波”,“红利”也不等于“永续”。黑天鹅事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风暴袭来时,没有哪类资产能真正独善其身。这只基金的投资策略相对稳定,不会像追逐热点的主题基金那样频繁变脸,但它的根基,依然在于底层那些企业能否持续盈利、持续分红。只要这个根基稳固,它的长期价值就有保障。投资它,更像是一种“守候”,一种与时间为伴的修行。它要求你放下对短期暴利的渴望,培养起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就像那首小诗所描绘的意境:“摩根的红利之舟,以低波为桨,以股息为帆,载着信任穿越周期海。当浪涛拍打船舷,舱内金黄的果实叮咚作响,那是时间对守候者最踏实的回响。” 这“叮咚作响”的分红,正是穿越市场迷雾时,最令人心安的补给。
说到底,投资这场游戏,真不是百米冲刺的狂欢,比的不是谁起跑快、谁嗓门大、谁在某个瞬间冲到了最前面。它更像是一场考验耐力、策略和心性的马拉松。那些追逐风口、沉迷于概念炒作的选手,可能在某个赛段凭借爆发力冲到前列,赢得满场喝彩,但后劲如何?补给是否跟得上?能否持续跑到终点?这些都是巨大的问号。而红利资产,就像是这场漫长马拉松途中,那些默默设立在路边的补给站,持续为你提供必需的水分和能量。它不追求瞬间的爆发力,而是依靠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和分红意愿,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收租”)和长期的复利增长引擎。这份“慢”,是稳健的基石,是穿越牛熊的底气。
在这个信息爆炸、噪音充斥、诱惑无处不在的2025年,能静下心来,抵御住“快钱”的诱惑,选择这样一条看似平淡无奇、甚至被某些人嘲笑为“保守”或“未老先衰”的道路,让资产在时间的土壤里,像一棵树那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或许才是我们普通投资者真正该追求的“快”。看着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这枚精心挑选的“种子”,我选择相信,在耐心和时间的浇灌下,它终将不负所望,长成一片可期的、提供稳定荫蔽的绿荫。投资,终究是一场关于耐心、复利和对抗人性弱点的漫长修行。慢下来,也许真的能走得更快、更远。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