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与资产荒并存的背景下,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基金(005051)凭借其独特的策略设计,正成为投资者穿越周期的重要工具。该基金通过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编制规则,从港股通标的中筛选出50只股息率最高且波动率最低的股票,形成“高股息防御+低波动抗跌”的双重优势 。
一、港股估值洼地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恒生指数市盈率仅10.68倍,处于近十年15%分位,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成分股平均股息率达7.36%,显著高于恒生指数的3.93% 。这种估值与股息率的双重优势,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极为罕见。随着国企改革深化,央国企分红比例持续提升,港股通标的中具备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能源企业正迎来价值重估。例如,某公用事业板块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运营成本,在保持稳定分红的同时,估值修复空间达30%以上 。
二、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替代效应
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3%,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2.5%附近。在传统固收产品收益缩水的背景下,红利资产的类债券属性凸显。摩根基金持仓的电信、银行等板块,不仅提供7%以上的股息率,更通过低波动特性(年化波动率较恒生指数低20%)降低组合风险 。这种“收益+防御”的组合,吸引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加速配置,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超6800亿港元,其中超40%流向红利资产 。
三、量化策略与市场风格的共振
基金经理胡迪采用的“核心Beta+增强Alpha”量化体系,通过200个因子动态捕捉超额收益。在当前市场风格切换期,该策略展现出独特优势:当成长股因美债收益率波动剧烈时,基金持仓的低波动红利股成为资金避风港;而在市场情绪回暖时,中小市值标的的估值修复弹性又能贡献超额收益 。例如,某能源板块标的在2025年7月市场回调中仅下跌0.04%,随后两周内反弹1.59%,充分体现策略的抗跌性与进攻性 。
四、长期配置的价值锚点
从历史数据看,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过去八年年化超额收益2.5%,在85.7%的时间跑赢恒生指数 。这种长期有效性源于其严格的筛选机制:不仅要求成分股过去12个月经营现金流为正,更通过行业权重上限(单一行业不超过30%)和个股权重分散(单一个股不超过5%)降低集中风险 。在当前A股慢牛格局下,这种“低波动、高股息、稳增长”的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牛熊的配置价值。
@摩根资产管理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