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看好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核心在于其策略特性与市场环境的高度适配,以及长期配置价值的凸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1. “高股息+低波动”双因子策略,兼顾收益与风险
该基金跟踪的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通过双重筛选机制精选标的:
- 高股息:聚焦港股通内分红稳定、股息率高的企业(当前指数股息率超7%),成分股多为金融、电信、公用事业等现金流稳健的行业龙头(如中国移动、汇丰控股等),分红连续性强,能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的现金流回报,尤其在利率中枢下行的环境下,高股息资产的“类债券”属性更具吸引力。
- 低波动:通过波动率筛选剔除短期波动剧烈的个股,同时限制单一个股权重(上限5%),行业与个股分散度高。历史数据显示,指数年化波动率显著低于恒生指数及多数港股指数,在市场震荡时回撤控制更优(如2022年港股大跌期间,指数最大回撤仅为恒生指数的1/3),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稳健的持有体验。
2. 港股市场估值与政策环境双重支撑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当前港股市场市盈率(PE)约10倍、市净率(PB)约0.4倍,处于近十年3%分位以下,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外资回流中国资产,低估值的港股红利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 政策强化分红确定性:国内“新国九条”等政策明确要求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尤其对央企、国企的分红约束增强,而指数成分股中这类企业占比超60%,未来分红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提升,夯实了高股息策略的底层逻辑。
3. 资金持续流入,形成正向循环
- 南向资金重点布局:近年来南向资金成为港股市场的核心增量,2025年以来净买入港股近7000亿港元,其中高股息、低波动的蓝筹股是配置重点,直接支撑指数成分股的股价稳定性。
- 机构资金高度认可:基金机构持仓占比超70%,险资、养老金等长线资金持续增持,反映专业投资者对其“抗跌+高息”特性的认可。资金的持续流入不仅降低了指数波动,还与“低波”特性形成正向反馈,增强策略有效性。
4. 抗跌性突出,适配复杂市场环境
在港股历史上的下行周期中,该指数展现出极强的抗跌能力:据统计,在恒生指数下跌的71个月份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有70.4%的时间跑赢大盘,平均月度超额收益1.39%。这种“跌时抗跌、涨时跟涨”的特性,使其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如地缘风险、政策调整期)更具配置价值。#七部门联合推动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突破# #OpenAI推出GPT-5 或提振AI投资热情# #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