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 把时间拨回2022年10月,恒生指数跌破15000点时,身边不少朋友对着账户里的港股持仓唉声叹气;而如今再看,恒生指数近一年涨幅已达44.8%,南向资金更是连续25个月净流入超1.6万亿元。这场"估值修复"行情里,有一类资产表现格外亮眼——高股息+低波动的组合,而$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 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买红利基金的人,大多抱着"既能赚股价上涨的钱,又能拿稳定分红"的期待,但现实往往是"高股息伴随高波动"。比如某只纯红利指数基金,某年股息率高达6%,却因重仓股集中在周期行业,单月最大回撤能超过15%。而$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 跟踪的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却像个"精算师":先从港股通标的里筛选出过去12个月股息率高的股票,再通过波动率排序剔除波动最大的那部分,最后还要给每个行业设"天花板"——单个行业权重不超30%,单只股票不超10%。这种"高股息打底+低波过滤+行业分散"的三重筛选,让它在2022年港股至暗时刻,最大回撤比纯红利指数小了5.2个百分点,2023年市场反弹时又能跟上节奏,近一年夏普比1.97(数据来源:基金公告,夏普比越高表示单位风险带来的收益越高)。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 近一年能跑出31.13%的收益?答案藏在它的调仓机制里。不同于每年调一次仓的红利指数,它每半年(1月、7月)就会根据最新财报"换血"。比如2023年7月调仓,它果断纳入了几家股息率刚达标但波动率下降的银行股,避开了当时股息率虚高、但债务风险上升的地产股。这波操作正好踩中了2024年HK银行指数46%的涨幅(数据来源:Wind),而基金持仓中银行股占比22.4%,完美吃到这波红利。这种"动态平衡"像极了老股民的操作:别人追高时它在"捡漏",别人恐慌时它在"囤货"。难怪南向资金会连续25个月加仓这类资产——在港股这种高波动市场里,"稳稳的增长"比"暴赚暴亏"更让人安心。
如果你是想赚港股红利,但怕波动太大睡不着觉的人(它近一年波动率2.0%,比中证红利指数低0.6个百分点);或是手里有闲钱想做长期配置,又不想天天盯盘的人(半年调一次仓,省却频繁操作的麻烦);亦或是已经买了成长型基金,想配点"防御性资产"对冲风险的人(低波特性能平滑组合波动),这只基金可能很适合你。当然,也要清醒认识到:它本质是权益基金,极端市场下仍可能有回撤;港股受内外政策影响大,波动根源没消失。但比起单押一只高股息股,这种"指数化分散+因子优化"的方式,无疑给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更稳妥的"港股红利车票"。
最后想说,投资就像选队友——有些人能带你冲得很快,有些人能陪你走得很稳。在港股这个充满机会与挑战的赛场,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或许就是那个能陪你"慢慢变富"的靠谱队友。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