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OTCFUND|005051)$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OTCFUND|005052)$@在全球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长期无风险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背景下,高股息资产值得作为长期配置底仓优选。
同时,港股今年虽然恒生消费、创新药等成长板块都涨了一轮,但波动较大,还能怎么配?
另外,国内的利率一降再降,很明显,低利率时代真的来了。现在想要找一些可预期的“真金白银”回报,难!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家普遍面临着资产配置的困惑。传统的固收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寻找既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又能参与市场的投资工具,成为当下迫切的需求。这几年大火的高股息策略,或许可以作为应对不确定性的抓手。为什么这么说呢?
1、双重缓冲
首先,当时在给大家解释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名字的时候,就强调过四个字——红利低波。
红利+低波因子,结合在一起就像两块缓冲垫。在市场下行的时候,有望提供双重缓冲。
具体来看,一方面,标普指数公司和万得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股息率为6.7%,显著高于恒生指数同期3.7%的股息率,也比A股红利代表性的中证红利指数高0.5%。
同时,截至5月31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近一年波动率仅为18.23%,远低于恒生指数28.73%的波动率,抗压能力得到充分验证。
另一方面,在2011年2月至2025年5月期间的82个恒生指数下跌月份中,该指数有73%的时间跑赢恒指、平均超额收益达到1.7%。
这种Smart Beta双因子设计,通过红利+低波动因子叠加,追踪港股通中50只波幅最小、股息率高的股票,实现了相对舒适的持有体验。
2、双向流动
高股息策略本身就自带逆向选股逻辑:当股价下跌导致股息率提升时,相关股票更容易被纳入指数(股价下跌→股息率提升→纳入指数);反之,当股价上涨导致股息率下滑时,这些股票则可能被调出。
这样就像自动高抛低吸程序,跌得狠的优质股,系统强制加仓。
而且这个指数还有独特的调仓机制,放在每年在1月和7月进行,这和大部分指数在6月、12月调仓不大一样。这样的安排可以匹配年报和中报的分红期,增强了策略的时效性。
从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收益达到32.31%,大幅跑赢中证红利指数的9.58%和上证红利指数的10.17%。
3、双擎助力
投资,我们还要关注资金面和政策面。
今年,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港股红利资产提供了强劲支撑。2024年南向资金净买入7440亿人民币,超过2022-2023年全年总和。今年,截至2025年6月10日,更是已经净买入6320亿人民币,是去年全年金额的85%。更重要的是,这些资金中有75%流向了金融和消费板块,而这正是该指数的重仓领域。
从估值角度看,港股目前仍处于折价状态,AH溢价现象明显。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打折买入同一家公司的港股高息资产,股息率也因股价更低而更具吸引力。
政策层面,新“国九条”(《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等,都对上市公司分红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制提升分红频次与比例,这或将长期利好红利类资产的投资价值。
近期红利资产相对收益提升的背后是市场波动加大、风险偏好下修,低利率环境与险资配置需求或也是部分原因。港股红利的长期超额收益以及相对A股的比较优势或是吸引港股通加仓港股红利的重要支撑
事实上,红利资产的走强有深层次逻辑支撑,回溯历史,港股红利超额收益与风险偏好的相关性一直比较强,这主要源于资金倾向在市场波动加大、风险偏好下修时期寻求安全边际更高的板块。此外,低利率环境与险资配置需求或也是近期红利板块相对收益提升的重要原因。首先,目前全球主要央行普遍已经进入降息周期,全球低利率环境下资金需要寻找更多具有稳健和高股息能力的资产配置,港股股息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具备吸引力。其次,当前正值岁末年初,险资的保费收入通常较高,更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对于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需求有所提升。
港股红利的长期超额收益及相对A股的比较优势或也是其亮眼表现的重要支撑。从港股资金结构看,近年来港股通持续净流入港股市场,随着资金加速流入,港股通对港股市场定价的影响愈发显著,其风格偏好亦可能对港股整体风格产生一定影响。12月以来港股通持续加仓港股红利板块,对红利资产表现出显著偏好,一方面港股红利ETF规模明显扩张,另一方面港股通对港股红利行业的配置明显增多。中长期视角下港股红利的超额收益潜力或是吸引港股通资金流入的重要原因之一。拉长时间来看,21年以来港股红利持续跑赢大盘,红利策略具有防御属性。
港股通加仓红利的另一关键在于港股红利较A股的股息率更高、价格低、估值低。港股红利相对A股的性价比更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港股红利标的确定性股息收益相对更高。多数港股红利行业AH溢价处于历史中高位水平。部分港股红利行业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作为场内“快车道”,有它自身的优势。交易快(T+0)、流动性强,这些都适合喜欢场内操作、追求高频交易的投资者。
而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还是可以通过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港股红利指数(A:005051/C:005052)进行配置,操作简单,作为底仓品种长期定投会比较方便。
对于港股红利这样的高股息资产,长期持有+定投+组合投资(不同策略指数或搭配其他资产)或是平滑风险的好方式。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红利基金并非万能的“避风港”,毕竟是权益资产,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仍可能面临较大回撤。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港股红利指数ETF可以重点关注。而且随着港股市场价值的进一步发现和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它也有望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投资价值。@摩根资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