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行情空间有多大?#$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A$$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C$
今年以来,创新药成为A股与港股市场上耀眼的板块。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恒生创新药指数上涨60.27%,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23.93%。有人兴奋地说港股创新药ETF今年已经涨了30%,也有人担忧地问现在入场是不是太晚了,我想说:创新药的投资时钟才刚刚走到九点钟方向。
一、行情高度与短期风险:站在半山腰看风景
当前创新药行情就像五月的天气,温暖但不燥热。从估值水位看,港股创新药指数动态PE约35倍,相比历史峰值仍有20%空间。但这个位置需要警惕三个“气象预警”:首先是临床数据黑天鹅,去年某ADC药物二期临床失败当日股价暴跌40%的案例犹在眼前;其次是政策波动,比如FDA审批风向变化可能影响出海进度;最后是流动性风险,港股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异常敏感 。
二、估值密码与盈利蓝图:拆解药企的财务DN
现在市场给头部创新药企的估值就像给科技公司定价:看管线不看PE。以某龙头为例,其8个临床三期项目折现估值已超当前市值。未来三年行业盈利增速预计维持在25-30%,这背后是三个驱动力:国内医保谈判价格趋于稳定,去年PD-1降价幅度已收窄至3%;海外授权首付款比例提升,今年某ADC药物5亿美元首付创纪录;规模化效应显现,信达生物生产成本三年下降40%。
三、投资创新药,不妨选个“专业陪跑员”
投资创新药就像参与一场科技马拉松,短期冲刺可能扭伤脚踝,匀速前进才能跑完全程。对于普通投资者,不妨通过专业基金,用定投方式分批布局。以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A为例,为大家解剖这类基金的投资价值:
1. 掌舵人张弘的“望远镜与显微镜”:这位13年医药老兵有两大绝活:用望远镜看赛道(提前2年布局ADC领域),用显微镜选公司(独创“研发效率评分模型”)。他管理的产品近三年年化18.7%的收益,最大回撤仅21%,展现出优秀的攻守平衡。
2. 产品设计的“防震系统”:作为灵活配置混合基,其股票仓位可在30-80%灵活调整。去年四季度曾主动降仓至45%规避集采冲击,今年一季度又加仓至75%捕捉反弹,这种机动性在波动剧烈的医药板块尤为珍贵。
3. 底层资产的“黄金配比”:当前配置呈现“532”结构:50%头部药企(恒瑞、 百济神州等)+30%特色器械(微创机器人等)+20%创新服务(药明生物等)。这种组合既享受创新药爆发红利,又通过CXO企业平滑波动。
4.基金经理专业:基金经理张弘有药学背景,既能看懂分子式,又能分析财务报表,可对靶点临床数据做专业分析,能更好地把握生物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5.真金白银的信任背书: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张弘本人持有该基金超100万份,公司员工持有比例达0.83%,机构持有占比稳定在40%左右。这种利益绑定在业内堪称典范。
6.业绩表现优秀:截至2025年7月21日,该基金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52.37%,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67%,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0.96%,在同类可比基金中排名较为靠前。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利润7578.15万元,净值增长率为18.6%。
7.持仓优质企业:该基金持仓集中于顶尖生物医药公司,前十大持仓包括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百利天恒-U等优质企业,这些公司研发能力强,市场表现良好,为基金业绩提供支撑。
8.投资策略灵活:作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其股票仓位可在0-95%之间调整,能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持仓,在市场下跌时可降低仓位规避风险,在行情向好时可增加仓位获取收益。
创新药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价值兑现转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将通过差异化创新和国际化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投资者需动态跟踪政策落地进度、临床试验进展及海外商业化等,把握中长期结构性机遇。@华泰柏瑞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