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晚间,迈威生物公告称重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相关资料同日在港交所网站披露。受此消息影响,9月1日其股价大幅上涨,午间收盘涨停,报57.6元,涨幅20%;自2022年科创板上市至今,累计涨幅达65.52%,总市值230.17亿元。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专注肿瘤、免疫、眼科、骨科等疾病领域的全产业链创新药企。2022年1月登陆科创板后,已获批4款商业化产品:首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君迈康、2025年5月获批的1类创新药阿格司亭(商品名:迈粒生),以及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迈利舒(60mg)和迈卫健(120mg),研发管线含10余款处于临床或上市阶段的品种。
尽管产品逐步落地,高研发投入下业绩持续亏损。2017年成立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2.714亿元,其中202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36亿元;同期累计营收仅4.57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01亿元,同比下滑12.43%,净亏5.52亿元。公司称,若融资不足或面临流动性风险,影响研发推进,故推动H股上市以提升资金储备。
产品端,3款生物类似药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君迈康发货量48821支,同比降66.61%,因国内已有7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博之锐、百奥泰等占主导,君迈康作为较晚上市者面临挑战;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迈卫健医院准入进度较慢,公司正推进各省份挂网销售。上交所曾关注亏损扩大风险,公司预计未来三年营收增长、亏损收窄,风险较低。
资金压力下,融资需求迫切。202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59亿、8.36亿、7.83亿、3.92亿元,销售费用1.43亿、1.91亿、1.02亿元,运营资金依赖外部融资,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42.24%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7.54%。2022年科创板募资33.03亿元后,累计亏损超36亿元,短期内现金流或持续为负。
公司此前于2025年1月6日首次递交港股申请,5月因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2年1 - 7月使用他人账户买卖股票致亏损),被罚款60万元,导致股价当日跌10.96%。首次申请因6个月失效,8月29日重新递表,管理层问题对上市进程影响待观察。此外,公司4月通过发行不超5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偿债、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计划以内生现金流优化债务结构。
来源:新京报
#机构看好固态电池!产业迎爆发期##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