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有读者问我现在还能涨吗?另一个读者回复说:“能涨,涨到一万点。”还有读者回复说:“离割菜不远了。”我不知道这两人是不是在开玩笑,说实话对于这两种言论所表达的意思我都不看好。
每轮牛市都不乏乐观的人,2015年的牛市我是经历过的,当时国信证券的分析师朱俊春指出:“牛市已成行,再辩牛市已经是个笑话,而这一轮牛市应为转型牛,改革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牛市何时见顶的问题,朱俊春指出“牛市不言顶”。而对于当时市场流行的“万点论”,朱俊春认为这一万点一定不是上证综指的一万点,而是创业板的一万点,或者称之为成长股的一万点,就是没有尽头没有顶的意思,它代表新经济的。私募大佬但斌表示:“沪指从2000点涨到4000多点,这段时间的调整让不少股民心存焦虑‘是否该逃顶’?我要说的是,A股正经历类似美股1942年之后的大牛市,将一改之前‘牛短熊长’的格局,并持续至2022年。”而刘纪鹏教授说:“新常态下,股市振兴,一举多得。股市到4000点就是春节前还是春节后实现的问题。”
当时这种乐观的观点非常受欢迎,事后我们都知道随后2015年下半年迎来熊市,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过于乐观的预测不能相信,即使专业人士也不能保证预测的行情就是对的,其实他们的观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这次不一样”,但事后来看每次都一样。
当然与之相对的是,过于悲观的论调也不能相信。从我穿越多轮牛熊的经历来看,牛市不言顶才是正确的想法,总是预设行情会走弱,然后不停地买卖会导致上涨过程中大幅度跑输市场。直观来说牛市应该全程待在市场中,熊市应该不停地逢高止盈,但结果是大多数投资者受自身亏钱思维的影响,牛市不停地逢高止盈,熊市在市场中躺平,结果一轮牛熊下来反而亏损了。
对于我们来说不要轻信那些预测行情的人,投资重要的不是预测,而是好好应对,不是学习技术,而是学习思维。
自从实施轮动策略以来,大家可能觉得帖子内容很抽象,一般投资者本能地认可长期持有,关注热点新闻,考虑估值等等传统的投资行为,而高频换仓,追涨杀跌,不在乎估值高低看上去好像属于异端,但说实话高频换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很多量化投资都是依靠高频交易获利的,有问题的是部分投资者没有合理的交易系统。不在乎估值高低可能也有好结果,至少轮动策略实施以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以下是纯轮动策略的收益率情况:

具体操作内容:
$永赢睿信混合C(OTCFUND|019432)$加仓1000元。

过去一段时间总有读者问我科技要不要买,创新药要不要买,个人以为投资最好还是均衡配置为好,毕竟单一行业的波动太大了。此次布局的永赢睿信混合C聚焦创新药、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特点是稳健的同时超额收益明显,近一周涨幅高达4.79%,近一个月涨幅高达18.15%,近六个月涨幅高达47.26%,近一年涨幅高达89.94%,各阶段净值涨幅均超业绩基准,持有体验非常好。要知道在轮动行情中选择主动型基金可以通过基金经理及时调仓换股而获得超额收益,所以我个人觉得有时候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OTCFUND|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