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以及今年4月到现在,市场经历了两轮较有力度的反弹,累计下来的反弹幅度也不小了。
虽然市场结构分化明显,不同板块的反弹力度差异大,但从万得全A指数来看,已经非常接近2021年底这轮熊市开始前的最高点。
这让人不禁想看看,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型)中,到底有多少已经收复了失地。
不过,从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中证主动式股票型基金指数来看,由于结构性行情的影响,主动权益基金整体的最高点其实是出现在2021年2月10日。
从那天开始算起,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11.56%,整体上仍有小幅亏损。
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1055只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占比达到32.71%,也就是说,大约有1/3的主动权益基金已经突破了4年半前的净值高点。
其中,有几只基金的表现格外亮眼。
比如金元顺安元启混合(+258.55%)、金鹰红利价值混合(+150.01%)、东吴移动互联混合(+145.60%)、东吴新趋势价值线混合(+142.16%)、华商元亨混合(+120.33%)、大成景恒混合(+119.67%)、金鹰核心资源混合(+117.60%)、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109.87%)、景顺长城稳健回报混合(+100.38%),都实现了翻倍收益。
此外,累计收益超过50%的主动权益基金有81只,超过30%的有187只,超过10%的达到了646只。
小伙伴赶紧看看自己持有的主动权益基金,这会儿到底红的还是绿的。
这些基金的净值之所以能突破4年半前的高点,原因其实多种多样。
有些的是因为在中小盘风格里风生水起,有的是靠着扎实的价值投资选股,有的是靠押宝红利主题,有的是因为掘金TMT,有的则是因为策略风格巨变,等等。
这样的多样性倒也说明了,熊市也好,缺乏整体性机会也罢,只要持续性良好的结构性机会还在,就总有一些主动权益基金能跑出赚钱效应。
当然,也有些基金表现很差。
期间累计跌幅超过50%的就有139只,当中甚至有些基金经理以过去的实绩来看能力是不差的,但不知为何这几年竟做成这副样子,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此外,还有898只基金期间累计跌幅超过30%。
在这些让人跌破眼镜的基金经理中,有些在把产品干趴下之后,已经悄悄离职走人了。说实话,确实该走了。
最后,还是希望大A再接再厉吧,好让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再上一个台阶,让更多基民都高兴高兴。